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

ID:14282402

大小:48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_第1页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_第2页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_第3页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_第4页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毕设论文__红外测距课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题目红外测距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考核项目设计50分平时成绩20分答辩30分得分总分考核等级教师签名18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而在测距方面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微波雷达测距、超声波测距及红外线测距。为了实现物体近距离、高精度的无线测量而采用了红外发射接收模块作为距离传感器,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编写A/D转换和显示程序,完成了一套便推式的红外距离测量系统,系统可以高精度的实时显示所测的距离,本系统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测量精度高、方便使用。关键词:红外测距;A/D转换;实时显示;18目录一、概述31.意义:32.小组的工作分配:33.系

2、统主要功能3二、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31.方案及设计思想:32.电路原理图53.芯片资料:64.元件清单:8三、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91.模块层次结构图92.程序流程图113.源程序代码111602显示模块程序:11红外测距模块程序:13四.测试17五.总结171.小组总结172.个人总结18参考文献:1818一、概述1.意义:距离,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因此人们就会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于是就有了人工测量,而在现今社会,人们已经与高科技接轨,便有了激光测距、微波雷达测距、超声波测距及红外线测距。我们所做的课题便是红外线测距,而做此课题不为其他,只为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的,精确的,

3、近距离的距离检测仪,这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考验方法,更多的是更系统的认识单片机,了解AD转换和红外收发模块。2.小组的工作分配:3.系统主要功能实时测量红外发收管与障碍之间的距离。二、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1.方案及设计思想:设计要求:红外测距A、利用红外发射管发送信号,信号经过障碍物反射,红外接收管接收反射的信号。B、用单片机将红外收发管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实时显示出来方案一、时间差测距法:此方案是将红外发射管发送的信号与接收管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写入单片机中,在单片机中用算法将距离计算出来。原理图如图X-1所示。18方案二、反射能量法:此方案是用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然后用红

4、外接收管接收信号,将接收的信号强度经过AD转换,录入单片机中显示出来,并将对应的距离记录下来。完成一段范围内的测量,将所记录下的数据写入单片机中,然后便可进行测量距离了。原理图如图X-2所示。AT89S52红外模块时间差距离S=c*t显示距离图X-1时间差测距法显示距离AT89S52红外模块实验数据图X-2反射能量法方案比较:通过以上两种方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8方案一的误差很大,由于红外装置测的距离比较近,而光速很快,因此反馈到单片机中的时间很短,单片机很难准确处理,而在一般情况下的光速不太准确,因此误差较大。方案二是先将实验数据录入单片机中,因此在测量时存在的误差就会

5、相对较小,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可行。2.电路原理图仿真电路图结构图AD转换模块18由于单片机不能直接处理红外接收管接收的电压信号,所以先通过AD转换,将信号转换为单片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以完成所需实验内容。红外收发模块红外发送管是用于发送信号,经过障碍物将信号反射,红外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然后根据信号强弱将对应的电压值显示在显示模块上,并将此时的距离记录。然后整改程序,用红外收发模块进行测距,就可在显示模块上显示出红外接收管接收的信号强度对应的距离值。3.芯片资料:TLC2543管脚图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

6、/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2TLC2543的特点:(1)12位分辩率A/D转换器;(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μs转换时间;(3)11个模拟输入通道;(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5)采样率为66kbps;(6)线性误差±1LSBmax;(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18(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TLC2543引脚说明:18AT89S52管脚图4.元件清单:序号品名数量(个)参考价(元)1AT89S52单片机13.75

7、2tlc254316340P座子11420P座子10.555TCRT50001161602显示器18712m晶振10.3586脚自锁按钮10.59按钮10.11810发光二极管10.1111k排阻10.212104滑阻10.41310k电阻10.1141k电阻40.415200欧电阻10.116150欧电阻10.117104pf电容20.11822uf电容10.11930pf电容20.120排针若干121单排座10.122导线若干123单面板14合计29三、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1.模块层次结构图18主程序红外模块AD模块实验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