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

ID:14285602

大小:946.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7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_第1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_第2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_第3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_第4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三历史二模松江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2011.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我要去开公民大会啦!老公,我也要去。好,一起去参加1、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A.《罗摩衍那》B.《摩诃婆罗多》C.《荷马史诗》D.

2、《吉尔伽美什》2.右图是某同学在学完《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后所绘制的漫画。该作品A.准确揭示了直接民主的缺陷B.错误扩大了雅典民主的范围C.直观反映了雅典公民的盲从性D.全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性3、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B.执政官改变法律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D.法律就是执政官4、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A.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B.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C.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D.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5、吕

3、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部落时代”应该是在A.西周之前B.春秋之前C.战国之前D.秦汉之前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一变局使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B.官僚

4、政治的时代结束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8、“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这句话喻指A.日本文化由豆浆变豆腐B.中国文化点化日本民族C.日本全盘接受中国文化D.儒家文化辐射东亚地区9、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此观点认为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六部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能完全独裁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10、明代中后期,浙江舟山双屿港一度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金融港,后来双屿港

5、衰落了。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11、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这在当时产生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教会在人们心中的权威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君主和罗马教皇权力上的平等12、由图l到图2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导致人们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地理大发现13.有人认为英国“政府负责制是君主制的保护伞,失去它,王位就不能在政治冲突和激情的疾风

6、暴雨中维持长久”。这一历史现象开始于A.《大宪章》的签署B.《大抗议书》的提出C.《权利请愿书》的提出D.《权利法案》的颁布14、有人说:“如果那个率先发明了印刷与造纸、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的国家,把它们的发现结合起来……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文中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法国B.中国、英国C.中国、美国D.中国、法国15、“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在美国1787年《合众国宪法》中首推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C.立法行政外交三权分立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16.、“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一

7、现象出现是由于A.城市复兴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D.商业的繁荣17、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喻指A.输入工业商品B.瓦解自然经济C.输入工业文明D.开放通商口岸18、“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这“三端”中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居于首要位置的是A.实现民族独立B.发展农村经济C.坚持实业救国D.实现政治清明19.“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1906年的这首《欢迎立宪歌》中表达了A.对预备立宪的庆贺和对暴力革命的反对B.对辛亥革

8、命的赞扬和对预备立宪的反对C.对清末新政的庆贺和对皇族内阁的反对D.对维新变法的赞扬和对辛亥革命的反对20、一战爆发之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