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

ID:14314674

大小: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7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_第1页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_第2页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_第3页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_第4页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特征分析一、问题提出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竞争对手存在的价值,并开始加以有效利用,企业不是想尽办法消灭竞争,而是利用彼此间的差异通过合作创造共生共存的竞争格局,而战略联盟则是合作性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Dussaugeetal.,2000)。以全球汽车产业为例①,2007年全球最大的22家整车制造商之间以战略联盟开展的合作性竞争共计169起,合作性竞争广泛存在于合作研发、合作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等多个领域。然而,与蓬勃发展的联盟趋势相对立的是现实中联盟的高失败率(

2、ParkandUngson,2001)。在与大型跨国公司的联盟中,我国企业也屡屡受挫,有些企业甚至陷入了既丢品牌又失市场的恶性循环之中。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企业联盟热情高涨与联盟结果不甚理想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背离?为什么关系契约理论(HoangandRothaermal,2005)、交易成本理论(Parkhe,1993)、资源基础观(Simonin,1997)等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对合作性竞争产生非对称绩效的内在原因进行阐述,但是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现实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去探究其原因。产业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即

3、绩效与行为和结构有关。具体来说,企业为追求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与竞争者构建合作性竞争关系,这一行为的确可以形成企业的先动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联盟各参与方竞争地位的不对等、技术能力的不对称等结构性问题,往往造成合作性竞争各参与方不同的心理预期,这就使得某些联盟更容易使企业获得欺骗对方的机会(Alvarezetal.,2001),进而扩大了原有结构性差异,最终导致联盟以失败告终。行为性差异与结构性差异使得合作性竞争成为高风险的不确定性活动。企业如何解决行为性与结构性差异问题,如何提高合作性竞争的成功率,如何改善合作性竞争绩效就成为一个值

4、得探究的话题。然而,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有关这一话题的探讨仍在少数。虽然,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已经认识到行为因素与结构因素影响合作性竞争的绩效水平(StevenandJeffrey,2009;Bernhard,2011),但是并未对两种因素的具体作用进行区分。本文通过全球汽车产业的相关数据验证回答合作性竞争绩效与合作性竞争行为及联盟结构有关的理论预期,希望能丰富和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为企业合理运用合作性竞争战略提供新思路。二、研究假设相互间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所以进行合作,是因为双方或多方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因此,合作性竞争成败的关键

5、是寻求受益与竞争之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赢的预期目标就无法实现,而平衡关系的维持则取决于合作性竞争面临的行为与结构约束。以下将从理论上就行为与结构因素如何作用于这一平衡关系予以分析。1.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行为是绩效产生的直接原因,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认为,企业行为决定着产业效果的质量。竞争性企业在生产、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性行为,直接影响着合作参与企业及其联盟的绩效水平。一般认为,合作性竞争行为会产生双赢的绩效结果,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类型的合作性竞争行为更容易导致合作性竞争的失败(StevenandJeff

6、rey,2009)。例如,Kalaignanam(2006)就发现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基于研发的合作性竞争行为产生了asaaki,2005)。因此,股权型联盟更容易将参与方彼此的利益捆绑到一起,更好地规避盟友背叛的风险。而契约型联盟则相对松散,加之信息的不完备性及人的有限理性使得契约型联盟缺乏稳定性和长远利益,组织效率较低。合作性竞争行为的范围特性反映了合作跨越地区、国家疆域的情况。联盟企业来自不同国家构成跨国联盟,而来自同一国家企业组建的联盟则为本土联盟。跨国联盟由于巨大的文化与组织差异增加了联盟控制和协调上的困难,而国家间法律、政策、规则

7、的差异也给跨国联盟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因而合作关系更容易中断(YanandZeng,1999)。本土联盟则不存在以上困扰,其协调与控制难度相对较低,联盟更容易实现预期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1.1、1.2和1.3。H1.1:合作性竞争行为表现为关联联盟而非规模联盟更容易导致非对称的合作性竞争绩效。H1.2:合作性竞争行为表现为契约型联盟而非股权型联盟更容易导致非对称的合作性竞争绩效。H1.3:合作性竞争行为表现为跨国联盟而非本土联盟更容易导致非对称的合作性竞争绩效。2.合作性竞争行为与联盟结构联盟结构反映了联盟参与企业在

8、市场地位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Kalaignanam,2006;Bernhard,2011)。本文从相对竞争地位(Dussaugeetal.,2004)和相对产品差异两个维度来衡量联盟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