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

ID:14321645

大小:4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7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_第1页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_第2页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_第3页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_第4页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邓三 期末 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

2、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理论问题1、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

3、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他具体问题: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

4、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5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1、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发动共产党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

5、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6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

6、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3.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8中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

7、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历史条件下2、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历史依据: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4、理论基础:马列主义10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及其科学内涵(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

8、现这个目标的途径。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