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

ID:14335773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_第1页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_第2页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_第3页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_第4页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转移:想象与现实来源:《新世纪》-财新网2010年09月20日14:10烈日炙烤大地,房屋拆迁废料四处散落,推土机在大片开阔地里左右扫荡。四川省西充县多扶镇,一个普通的西部小镇,居民们很难想到会有园区建在镇里,之前连县城都没有工业园。现在,西充县政府告诉大家,多扶食品工业园建成后,到2015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利税20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附近居民们摇着蒲扇,围观着工地,畅谈着可能因工业园区建设而改变的生活。  这是现在中国中西部常见的景象。各类工业园区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政府的宣传中

2、,人们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转移”已经启动,工厂将填满那些正在建设的园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外出打工挣的钱,用到附近县城乡镇买房。如果在家就能打工,他们就不再去沿海了。  地方政府有着勃勃雄心,希望借产业转移之机,完成城市角色的重塑。这完全有经验可循。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发生了三次以上大规模跨国、跨区域产业转移,几乎每次都必然推动承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活力,推动承接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催生一批中心城市和工业带,成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迅速崛起的助推器。  不过,在四川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

3、发园,另一番景象却正为政府的产业转移热忱发出警报。农民们开始找政府理论,因为他们当初被急征的土地闲置了。这个主要依托产业转移、规划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工业园,如今多块企业用地荒废。经历今夏持续交替的酷暑和暴雨,饱食阳光雨露的野草,正肆无忌惮地疯长。  在本刊记者采访中,包括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承接地的多位官员均坦言,推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仍有很大难度。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并没有在行政干预下迅速发酵,而转移产业总量仍然相对稀缺,这令承接地之间的厮杀加剧。在缺乏整体有序、合理规划的产业转移指导方略下,如饿虎扑食的中西部地方

4、政府,不惜出手各种优惠政策,精明的商人渔利其间,重污染的化工厂占据了一半以上中国人饮用水的源头。  为迎接产业转移,原有地域经济形态被打破,并引发资源分配、区域分工、城市定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新问题,转出地与转入地之间、各转入地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诸多利益亦纷争不断。  产业转移这幅巨图,能否在政府执笔下绘就,尚无答案。  撬动“龙头企业”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初步集聚效应后,进而吸引大量相关行业企业及配套项目落户的链状转移模式最受推崇  细雨洒落长空,装在火车集装箱的电脑,整装待发。5月19日,重庆制造的首

5、批电子产品专列,首次通过重庆铁路集装箱枢纽站,开往深圳盐田港,再由海船转运至欧洲。这标志着重庆铁海联运华南通道全面打开。而制造这批电脑的,正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集团。  富士康集团项目落户重庆可谓一路加速。2009年8月4日签约,在50天后,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就开工建设,创下重大项目自签约到开工用时最短记录。在经过八个月调试运行后,2010年5月19日,富士康(重庆)产品外销基地正式投产出货,运往欧洲。  以垂直整合能力著称的富士康,还为重庆带来了50多家供应商,仅5月19日当天,就有30多家富士康供应

6、商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包括全球最大笔记本电池企业新普公司。整个产业链为之撬动。  昆山宏达兴工业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富士康集团的一家供应商,该公司50%以上的业务来自富士康集团。总经理申国顺告诉本刊记者,2004年和2006年间,追随富士康集团的脚步,这家公司先后在深圳宝安和山东烟台设了厂区。他说,如果跟着富士康获得的订单可靠,那么公司将会随其“再下一城”。  这是时下西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转移故事。卖力推动产业西进的各地政府,最为推崇的,正是通过引进一些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初步集聚效应后,进而吸引大量相关行业企业及

7、配套项目落户的链状转移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些重要的中西部城市更是势如雨后春笋。其中又包括已有基础的链状转移和空降式的链状转移。  前者诸如各地摩托车企业转向重庆,因为重庆摩托车产业本已比较发达,产业链基本齐全。再如湖北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则因当地有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和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湖北兴发化工集团,以此吸引相关产业。  后者则如富士康等电子企业的落户。2010年1月26日,惠普中国第二座综合性电脑生产基地在重庆投产,惠普就召集了20多家产值规模在百亿元左右的配套厂商,到重庆考察投资,目前大多

8、已落子重庆。仅仅一个月后,2010年2月26日,全球最大服务器制造商——英业达中国第二生产基地在重庆开建,该公司在当天也携70余家核心供应商而来,给重庆牵线搭桥。  湖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此类情况不胜枚举。在2010年湖北省就突然冒出了两个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即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和仙桃无纺布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