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

ID:14341830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_第1页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_第2页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_第3页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_第4页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听读课:让故事回到课堂  【摘要】听读课在发展听力、开发智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上都具有课程实践的意义。为了实现听读课的多维教学目标,听读文本需要精心选择。听读课的实践操作包括基于文本解读的流程规划、入课仪式和课堂对话与分享。课堂对话与分享的策略灵活多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儿童自己的思考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听读课;实践意义;故事建构;对话与分享  【作者简介】李竹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小语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全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研究和听读课研究。  听读课的实践意义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能找

2、到方向性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听”通常摆在第一位。  听读课的实践意义还可以从人的语言成长实践中找到科学依据。每个人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们最初学习语言都是从听别人说并模仿别人说开始的。对于人

3、类来讲,声音是最原始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胎儿开始,声音便成了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语言学家指出,人类语言交流中,听、说占90%,读、写只占10%。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报告表明,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听力,是一个人的注意力、理解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记忆力的综合反映。听读课,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听力,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必需。  因此,听读是对人的认知规律的简单、正确而又便捷的运用,听读也是在读书,只不过是用耳朵去读书!听读是把书面文字用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声音具有组织性、逻辑性和文学性

4、,所以,听读活动的开展对孩子们而言,应该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培养语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讲故事和思维表达能力的绝佳示范。  听读课程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运用文本本身的独特信息点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参与文本(故事)的建构,成为文本的创造者,学习文本建构和故事讲述的一般策略;运用联系中的语言信息暗示进行语言实践,培养语感;运用对话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自居或体验,加深人物感悟,丰富情感体验;在对话中有意识地进行言语逻辑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突破惯性思维和线性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和批判精神。这些目标的落实,不同学段的侧重点不一样,低学段借鉴绘

5、本教学的猜读策略,以激发兴趣为主;第二学段侧重情感的体验,人物的评价;高年段全面落实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目标。  以多维度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诉求的听读课程,对文本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一个合适的文本应该满足的要求是:既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又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故事的建构,还能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听读文本承载着多维的目标诉求,可以从不同维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开满鲜花的艾滋小院》讲的是一群身患绝症的艾滋病人热爱生活的故事,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给孩子们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体验;对人物情感和心灵的理解与共鸣,使孩子们对人物命运充满期待,主动积

6、极地参与到故事的建构当中;同时,对故事叙事节奏的心灵呼应直接作用于语言的敏感和体悟,很自然地将对故事文本的自主建构落实在语言实践中。再如,夏阳的《捡糖纸》是一篇充满童真又隐约着淡淡忧伤的小小说。或许,现在的孩子与文本讲述的年代以及特殊年代的事物有所隔阂,但是,童真的故事、童年的心事却不会有隔阂。这篇小说的语言自然而生动,以第一人称叙述,注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极具表现力,“我”的纯真可爱、天真烂漫跃然纸上。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太丰富了,主人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触动孩子们的心,或深有同感,或觉得亲切,或兴趣浓厚,说不定会勾起孩子们回忆起心

7、中藏着的类似经历。学生容易进入故事情境当中进行角色体验,也就为促进孩子们与作者思维、文本思路的链接,进而参与故事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如此,情感体验、故事结构、语言实践和思维发展等多维目标在同一个文本的听读中得到了落实,一节听读课,就是一次言语生命的完整旅程。  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有了合适的听读文本,听读课到底如何操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流程规划  为了保证听读文本的质量,教师首先要进行文本“考察”,从大量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听读文本。就篇幅而言,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一节课无法完成完整文本的听读;太短,信息和

8、思维容量不足,学生不能“尽兴”。听读文本比较合适的篇幅是1200字左右。就内容而言,故事性文本易于操作,也容易将学生“卷入”,随笔或带有叙事性质的散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