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ID:14362740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_第1页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_第2页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_第3页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_第4页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 空 气 教学设计么站中学刘锋一、设计思路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

2、、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二、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四、课时安排:一节课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六、教具准备:多媒体七、

4、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针对空气,找你最想知道的或是与同学有争论的问题,一一列出,也可以找出有关空气的科普知识小故事。由班长组织进行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投票,选出几个得票高作为同学们学习的课题。课题提出者作为组长,其自行组成小组:2、课堂情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温故知新,了解空气。情境:录象《人与自然》片段问题:我们知道没有空气就没有人类,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大家说说你所认识的空气小结:(板书)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

5、%、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讲故事: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问题: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过渡:发言:11.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占1/5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议论:使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回忆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扩充学生对于空气组成和性质的知识。我们现在所知道

6、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研究才获得的。空气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没发现,而不是人们没发现之前,空气就不存在。重走科学路,空探究气组成的历史情境:动画《拉瓦锡的实验》(旁白: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加

7、强热,得到了汞和可供给呼吸、可助燃的气体。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问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是否只有拉瓦锡在研究空气,并且在十二天之内就研究成功了呢?阅读料组内讨论,分别汇报本组的想法和结论,并相互补充分析并推测出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见表1)通过抓取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的细节,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化学的生动具体的创造过程认识到任何重要的定理,都是前人通过实践?认识?到实践,多次

8、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表1:科学家功绩实验和现象你的结论伽利略(意大利)利用气泵使一个玻璃球灌足了空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发现玻璃球变轻了。托里拆利(伽利略的学生)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了水银,让开口的一端朝下插入装了一半水银的玻璃容器中,水银面的高度恰好是760毫米。梅猷(英国)1674年[实验1]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位于水面之上,然后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