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ID:14392970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_第1页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_第2页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_第3页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二、实验原理时序功能组件常用的有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等,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就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器件。对于一个使用者,关键在于合理地选用器件,灵活地使用器件的各控制输入端,运用各种设计技巧,完成任务要求的功能,在使用MSI器件时,各控制输入端必须按照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1.移位寄存器DSLD0Q0D1Q1D2Q2D3Q3DSRS1S0CRCP74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它的逻辑符号如图3.6.1所示,功能表见表3.6.1,其中D0D1D2D3和Q0Q1Q2Q3是并行数据输入端

2、和输出端;CP是时钟输入端;是直接清零端;DSR和DSL分别是右移和左移时的串行数据输入端;S1和S0是工作状态控制输入端。移位寄存器还可用来构成计数器,典型的有环形计数器和扭环形计数器。三、实验仪器1.数字逻辑实验箱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数字万用表一块图3.6.174LS194逻辑符号4.集成块若干表3.6.174LS194功能表功能输入输出S1S0CPDSLDSRD0D1D2D3Q0n+1Q1n+1Q2n+1Q3n+1清除0×××××××××0000保持1×××××××××保持100↑××××××21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送

3、数111↑××D0D1D2D3D0D1D2D3右移101↑×1××××1Q0nQ1nQ2n101↑×0××××0Q0nQ1nQ2n左移110↑1×××××Q1nQ2nQ3n1110↑0×××××Q1nQ2nQ3n0三、实验任务及步骤1.双向移位寄存器⑴逻辑功能测试①清除:先将端接+5V,检查Q端输出情况,再将端接0电平,所有Q端输出应为0,清零后再将端接+5V。②并行输入:S1S0置入11,D端置入一组代码(如1011),给CP端送单次脉冲,观察Q端的状态。此时若将DSL或DSR置入1或0,Q端的状态是否改变?③右移:令S1S0

4、=“01”,CP接1Hz方波脉冲,再令DSL=“0”,观察Q端的变化,待4个LED全灭以后(此时输入的串行码是什么?),再令DSR=“l”,观察此时Q端LED点亮的次序。当4个LED都点亮时,输入的串行码又如何?若要串行输入代码1010(或其它非全0、非全1码),在DSR端置入一位数码(低位先送),给CP端送单次脉冲,经过4个脉冲之后立即将S0置成0以使寄存器工作于保存状态。④左移:令S1S0=“10”,CP=1Hz,代码1010由DSL端置入,其它步骤与右移相同。⑤保持:在完成左移并工作于保持状态后,再给CP端送4个单次脉冲,

5、观察输出端有何变化。⑵用74LS194芯片组成环形计数器 ①将图3.6.1中DSR改接至QO端,DSL改接至Q3;端,其它不变(CP接1Hz方波脉冲)。先并行置入一组代码,如0111或1000(也可置入非全0、非全1的其它代码)。然后再将S1S0置为右移或左移的工作状态,观察输出端的变化情况。21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②实现环形计数器图3.6.2所示为用74194构成的4位环形计数器电路图,先使得S1S0=“11”,进入同步置数工作方式,在时钟脉冲CP上升沿的配合下,将Q0Q1Q2Q3预置成1000;当S1变回0后,进入右移工作方

6、式,开始在CP上升沿作用下正常计数,记下循环状态。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CP、Q0~Q3波形图(CP接10KHz方波脉冲)。③实现扭环形计数器用74LS194芯片构成扭环型计数器,将图3.6.2所示环形计数器稍加改动:将反相得,再送至DSR,就构成了4位扭环形计数器。如图3.6.3所示,试用双踪示波器观察CP、Q0~Q3波形图(CP=10KHz)。图3.6.2环型计数器图3.6.3扭环型计数器五、实验报告要求1.总结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表。2.画出相应的输入、输出波形图。六、思考题1.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左移一次,若最高位不丢失,最低

7、位补0,则该数是原数的多少?右移一次(最低位不丢失,最高位补0)又如何?21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1.什么叫环形计数器?扭环形计数器?七、注意事项l.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清除端()除了清零时将其置0外,其它工作状态均应置为“l”。2.环形计数器在工作之前,应先置入一个初始状态,即被循环的四位二进制数。2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