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ID:1440563

大小: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1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_第1页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_第2页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_第3页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_第4页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以荆州市为例第一章: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特征①、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②、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条件制约性。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

2、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统一多样性。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第二章:产业的划分一、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

3、下几种: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ⅰ、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

4、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ⅱ、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

5、《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ⅲ、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①、划分标准: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②、内容:⒈资源密集型产业: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务)。⒊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机器制造⒋知识密集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优点: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整个国

6、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等③、缺点:各种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容易界定ⅳ、产业地位分类法⒈划分标准: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⒉内容:①、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②、瓶颈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提儿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③、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④、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迅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⑤、先导产业:在产

7、业结构体系中关系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先行发展而又能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⒊优点:有利于研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进行相关产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⒋缺点:过度强调产业之间的横向地位问题,容易忽视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产业群的培育与形成二、荆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ⅰ、纵向比较:荆州市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构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1、总体而言,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年的12.9:41.0:46.1变动为2007

8、年的17.9:50.7:31.4,变动为2008年的18.2:45.8:36.0,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2、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12.9%上升为2008年的18.2%,从2006年到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上升了5.3个百分点。3、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41.0%上升到了2007年的50.7%继而下降为2008年的45.8%,与2006年的41.0%相比,上升了4.8个百分点。4、第三产业的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