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

ID:14409175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检测(十九)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复习跟踪检测训练检测(十九)“古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时间:40分钟满分:48分)题组一 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答:   参考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蛾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河渎神[唐]张 佖

2、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朱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这首词下阕描写的景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阐述。答:  参考答案:时间上的变化: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2分)基调上的变化:前两句尚有一些热闹,后两句则显得清冷、萧疏。(3分)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司马光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4高考语文复习跟踪检测训练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③。[注] 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

3、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kuàng),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答:   参考答案: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着清泉。(3分;答出一联给2分,答出两联给3分;意思对即可)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4、野 蚕[唐]于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春 蚕[明]刘 基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①。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②虫不畏人。[注] ①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②蜚:通“飞”。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3分)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3分)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4高考语文复习跟踪检测训练游月陂程 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

5、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诗人通过对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这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宁静幽雅(静谧、幽静)的意境。题组二 综合练6.(2016·陕西渭南市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清平乐晏 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1)分析上阕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5分)答:  (2)下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答:  解析:

6、(1)分析词中意象的作用首先就要从意象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入手,“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都是传递书信的典故,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词人是借“鸿雁”与“鱼”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怀人不得的惆怅之情。(2)通过下阕中“斜阳”“独”“西楼”“遥山”“帘钩”“绿波”这些关键词可知,词人是在高楼独望,而词人描绘这一幅图景,表达的还是思远怀人之情,运用的手法当然就是借景抒情了。4高考语文复习跟踪检测训练参考答案:(1)古人认为“鸿雁”“鱼”可以作为信使,代人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可主人公用精美的红纸,密密麻麻地写满平生思慕之意,想借信使传达情义时,却因“鸿雁”在云中、“鱼”在水中,无法驱遣,突出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惆

7、怅。(2)这是一幅日暮登楼独望图。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山却遮住视线,不见相思之人的方向。天地开阔,人更显得孤单。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象征了两情相悦而遥相隔阻,惆怅难言。末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长。以抒情之笔写景,暗点相思之愁,含蓄隽永,颇具情韵。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乌夜啼李 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