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

ID:14443495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_第1页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_第2页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_第3页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_第4页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易错成语类型举例分析(经典版)(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某个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如果不仔细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成语的错误。如: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07年全国卷Ⅱ)解析:“等量齐观”遇出自清代周中孚《郑堂札记》“若李沧溟者,诸体少完善,惟七绝差胜,只堪与谢四溟之五律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齐,同样。意思

2、是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应该是同等看待,一样衡量。此处应该用“异彩纷呈”。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止,指仰望、向往。成语的意思是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而此题中将“高山仰止”误解为“面对书山,停止不前”,因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练习中积累:容易望文生义的盲点成语集锦第一组(31个)抱残守缺   出师无名   出师有名  河东狮吼  信手拈来  惨淡经营   侧目而视差强人意   代人捉刀   叠床架屋  振

3、聋发聩  河清海晏  叹为观止   一念之差不可收拾   分庭抗礼   耿耿于怀  计日程功  明日黄花  人心不古   首当其冲万人空巷   坐拥百城   在劫难逃  瓜田李下  紧锣密鼓  五风十雨   不赞一词师心自用   存而不论   持之有故第二组(25个)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

4、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噤若寒

5、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后很可怜”。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区别“不负众

6、望”。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二)色彩失当成语从感情上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

7、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07年全国卷Ⅰ)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这里有三点不当:其一,从感情色彩看,该句是陈述事实的中性语境,而“蠢蠢欲动”是一个贬义词;其二,从使用对象来看,该句对象陈述的是“学生”,而不是敌人或坏人;其三,从陈述内容来看,该句是说学生们选学热门专业,而不是攻击或破坏。所以,这里的“蠢蠢欲动”是明显错误的。根据语境,应该使用“跃跃欲试”。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

8、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07年全国卷Ⅱ)解析:“凤毛麟角”语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有凤毛”,《太平御览》引《蒋子万机论》“谚曰‘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言其少也。”后人合成为“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这里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不自觉者”,显然把感情色彩搞错了。1.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