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

ID:1447338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8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_第1页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_第2页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二)换填垫层的检测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4、对于厚度小于50c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

2、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三)复合地基的检测1、对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其竣工后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四)桩基的检测及处理,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

3、完整性抽样检测。1、关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要求:试验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低应变法是采用低能量瞬间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是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受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要求为: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

4、10根。2、关于桩基承载力检测的有关要求1)桩基承载力应按下列要求检测①进行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桩基的静载试验要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单位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②进行高应变法检测:高应变检测,是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单位工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2)对于

5、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端承型桩就是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和他对应的就是摩擦型桩,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采用静载试验及高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时,可选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①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卵石或其他承载力类似的土层时,对单桩承载力很高的大直径端承型桩,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法检测桩端土层的承载力,同一土层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②可以采用岩基载荷试验,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③可以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

6、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④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3)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对单柱单桩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并做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