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

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

ID:14480053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8

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_第1页
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_第2页
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号:201005050009姓名:王策一:课题简单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因此汽车的行驶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公路总长度已经越居为世界第二,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其中追尾事故占交通事故总量的20%以上。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提起追尾事故,很多驾驶员都知道,在快车道上发

2、生的追尾事故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最为强烈:因为车速普遍较快,所以一旦有两车追尾,后面很可能就会牵连一串,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串车”现象。当今为了解决汽车的安全问题政府和汽车厂商采取的更多的是被动的安全措施如减速带,安全气囊和汽车的ABS防抱死系统。该汽车防追尾系统主要功能是在检测到车辆间距小于安全距离时及时向司机发出报警使司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当追尾事故将要难以避免时自动控制刹车系统刹车。该系统基于AT89C8051单片机结合超声波测距与红外线测速技术准确计算出两车间距,在一块12864液晶屏上显示安全级别,LED信

3、号灯及蜂鸣器进行提示,车尾加装度高亮度LED灯。部分电路需与刹车系统联动以确保准确输出刹车信号。当大于安全距离时绿灯亮,液晶屏显示安全;小于安全距离时红灯及车尾高亮度LED灯亮,蜂鸣器发出报警。当车距小到追尾事故将要难以避免时控制刹车系统采取刹车措施。在车前部加装三组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车轴处装一反光片,用红外线照射车轴。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遇到前方障碍后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接收,可以得出所用时间t,声速已知C。红外线照射到反光片时光线反射到光敏三极管引起高低电平变化由其变化频率可得车速V。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是其行驶3s所走的路程。由

4、此可以确定其安全距离S。2*S(C-V)=T,当t

5、》本书详细地介绍了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各种硬件接口设计、各种常用的数据运算和处理程序、接口驱动程序以及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并对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各种新器件也作了详细的介绍。3.《51单片机C程序应用实例详解》以C51编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内部资源及其常用外围器件的驱动方法,结合实例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使读者在系统地学习C51编程的同时,又能学习常用器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书中实例丰富、层次清晰,内容分为三部分: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内

6、部资源及其常用外围器件的驱动方法;综合应用部分。随书光盘包含所有章节的程序代码、各章节的教学视频等。代码注释详细、视频内容对应各章节,方便读者学习、掌握。4.《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教程》本书是C语言的入门教材。全书共有11章,把C语言的学习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第1—2章)介绍了C程序的基本框架、C程序的实现过程、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等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第3—7章)介绍了三种结构程序的设计、数组、函数等内容,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第3部分(第8—11章)介绍了指针、结构体、文件、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等内容,培养设计应用程序的能力。

7、全书始终以程序案例驱动,将语法知识点同实际编程相结合,循序渐进,实例丰富有趣,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每章配有上机实训内容指导,便于学生上机实践。5.《C程序设计》是一本公认的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经典教材。根据C语言的发展和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所有程序都符合C99的规定,使编写程序更加规范;对C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点讲解透彻,全面而深入;按照作者提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部曲进行教学、组织教材;《C程序设计(第2版)》的每个例题都按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提出任务―解题思路―编写程序―运行程序―程序分析―有关说明。本书内容先进

8、,体系合理,概念清晰,讲解详尽,降低台阶,分散难点,例题丰富,深入浅出,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三:参考文献:[1]朱定华.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