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

ID:14512275

大小:18.6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9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_第4页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概述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古代移动通信-萌芽阶段-开拓阶段-商业阶段-蜂窝思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宽带、多媒体-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广带IP多媒体-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1897年,马可尼完成莫尔斯电码无线通信实验,标志无线电通信的开始,开创了海上通信业)(1928年,美国底特律警察局率先使用装备贝茨发明的能适应移动车辆震动影响的无线电收发信机——超外差AM接收机的警用车辆无线电移动系统(单向),标志移动通信开始)(1935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FM方式无线电,是移动通信中的第一个大分水岭)(早在40年

2、代末,美国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构想;1974年正式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2.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半双工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按使用对象分类---民用系统、军用系统按业务类型分类---电话网、数据网、综合业务网、多媒体按使用环境分类---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依据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可分为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3.了解双工方式双工通信的特点

3、是:同普通有线电话很相似,使用方便。其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否发话,发射机总是工作的,故电能消耗很大,这对以电池为能源的移动台是很不利的。针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要求移动台接收机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而令发射机仅在发话时才工作。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准双工系统,也可以和双工系统兼容。这种准双工系统目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第二部分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1.了解电波的传播方式1)直射波:电波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的障碍物,直接到达接收端的电波,称为直射波。直射波更多出现于理想的电波传播环境中。2)反射波: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比自身的波

4、长大得多的物体时,会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波。反射常发生于地表、建筑物的墙壁表面等。3)绕射波: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会由阻挡表面产生二次波,二次波能够散布于空间,甚至到达阻挡体的背面,那些到达阻挡体背面的电波就称为绕射波。由于地球表面的弯曲性和地表物体的密集性,使得绕射波在电波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散射波: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表面粗糙或者体积小但数目多时,会在其表面发生散射,形成散射波。散射波可能散布于许多方向,因而电波的能量也被分散于多个方向。1.了解无线电波的自由传播损耗其中,d的单位是km,f的单位

5、是MHz.GT,GR为1.2.了解无线信号的大尺度模型和小尺度模型所指的是什么;大尺度传播模型:用于预测平均场强并用于估计无线覆盖范围的传播模型。由于描述的是发射机与接收机(T-R)之间长距离(几百米—几千米)上的场强变化,所以被称作大尺度传播模型。小尺度衰减模型: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的接收场强快速波动的传播模型,称为小尺度衰减模型。3.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四种效应移动信道四大效应(阴影效应、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远近效应)多径效应:阴影效应:当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起伏地形、建筑物、植被等障碍物的阻挡时,会产生电磁场的半

6、盲区。远近效应: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间的距离也是随机地变化,若各移动用户发射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弱不同,离基站近信号强,离基站远信号弱。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则进一步加重,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和以强压弱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由于处于接收状态的移动用户高速运动而引起传播频率的扩散。其扩散程度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比。4.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三大损耗移动信道三大损耗(路径损耗、慢衰落、快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路径损耗):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不存在电波的反射、折

7、射、绕射、色散、吸收等现象。但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衰减。慢衰落损耗:它反映了中等范围内数百波长量级接收电平的均值缓慢变化而产生的损耗(宏观变化),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产生原因:阴影效应大气折射快衰落损耗:反映了微观小范围内数十波长量级接收电平的均值变化而产生的损耗。其变化率比慢衰落快。产生原因: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1.了解三种选择性衰落的概念,掌握相干时间、相干带宽、相干距离的概念;三类主要快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在不同地点(空间)信号衰落特性不一样。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在不同的频率衰落特

8、性不一样。结论:由于时延扩散引起了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信号在不同的时间衰落特性不一样。结论:由于变速移动引起的频率扩散,在接收点波形产生了时间选择性衰落。相干时间: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