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

ID:14571070

大小:4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_第1页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_第2页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_第3页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_第4页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心全意因才思教201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考研真题答案总结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真题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一、填空1.几何、黑绘、红绘2.菲迪亚斯、雅典娜3.尼德兰、扬·凡·埃克4.波伦亚学院、卡拉契5.佛罗伦萨画派、帕都亚画派、翁布里亚画派二、选择1.A2.B3.B4.B5.B三、判断1.√2.×卡诺瓦是意大利人3.×穆里罗是风俗画家4.√5.√四、名词解释1.柱式建筑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风时期的神庙建筑形式。其形式是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最基本的两种柱式是:多利亚式和伊

2、奥尼亚式。多利亚式没有柱基,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柱头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伊奥尼亚式精巧、纤细、柔美。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更细密。柱头带涡形卷,有浮雕饰带。古罗马建筑师认为柱式与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拜有关,即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而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的女人体的模仿。以后的希腊人还在这两种柱式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2.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13世纪到他们时代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

3、式”。认为是“蛮族”更多资料下载:www.caisiedu.com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哥特人所作,事实上,和哥特人没有多少关系。哥特式艺术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顶点。其最主要的成就是在建筑方面,代表国家是法国。法国的圣德尼教堂首次使用了肋穹结构,使得哥特式建筑开始流行。其特点是:采用尖券和肋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并在窗户上绘制玻璃画,形成一种天国的气氛。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哥特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国际性的传播与地方性的发展是相对平行的。最早哥特式只是法国的一个地方风格,到了13世纪,和各地风格慢慢融合,形成统一的哥特

4、式风格。3.巡回展览画派是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争取自由的革命民主主义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彼得堡美术学院的14名优等生在克拉姆斯柯依和别洛夫的领导下组织了艺术家联盟,创建之初由15位画家在协会章程上签名,后来扩大为巡回展览协会。1870——1923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画家们遵循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大自然的美术作品,并且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推动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著名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和艺术收

5、藏家特列恰科夫给与了极大的支持。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别洛夫、苏里科夫、列维坦、列宾等,其中列宾代表了巡回展览画派的最高成就。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其影响之源,莫里斯、马克穆多等人的风格对它有直接的影响。它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

6、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下面和大家分享考研的笔记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彩陶艺术中国彩陶文化发源地:1、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和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更多资料下载:www

7、.caisiedu.com全心全意因才思教什么是彩陶?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后,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半坡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作品之中。“人面鱼纹盆”出土于西安半坡,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

8、,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