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

ID:14591995

大小:230.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29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说明一、《中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进修者应已初岁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读懂文言文的基本能力。二、自先秦至近代,是《中国文学史》的时间跨度。通过学习《中国文学史》,自学者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诸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获得基本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三、《中国文学史》的教学用书,目前可在以下三种中任选一种: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不包括近代文学部分,若选择此书为教学用书,则在教学近代文学部分时,必须再以另一部书作为教学用书。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一、社会概况遍布全国的原始人遗址的发掘和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周口店中国猿人的骸骨化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禹传子,标志着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殷商时代:奴隶社会完成。武王伐纣,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成、康时期,生产发展,社会繁荣。厉、幽残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诸侯争霸,战乱频仍,进

3、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战国之交,地主阶级兴起,奴隶制解体,伴随着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盛况。一、文学概况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是口头文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大部分年久失传,见于文献的只有少数歌谣和零星神话。《吕氏春秋•淫辞篇》和《淮南子•道应训》所载的“举重劝力之歌”,表明了原始歌谣与集体劳动的关系。《吕氏春秋•古乐篇》昕记“万天氏之乐”,证明远古时期歌谣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弹歌》等原始歌谣。神话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象的产物。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列子入《楚辞•天问》及其他一些

4、古籍中。著名篇章有:《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散文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后。殷墟甲骨卜辞,《易经》中的卦、爻辞,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是我国散文的萌芽。有一些已颇具文学色彩。歌谣的发展,出现了《诗经》和《楚辞》。散文的发展,出现了《尚书入锚抟》、《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苟子》、《韩非子》、《孙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等诸子散文。此外,各种文学样式都可在这里找到其初生的萌芽,如,在祭祀和巫觇中,有着戏曲的最早雏形,而

5、街谈巷议则呈现小说的端倪。第一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诗三百零五篇(《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媳寺朔或《诗三百》,汉代学者奉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各篇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原是合乐歌唱的。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的分类,主要由于音乐的不同。风,指相对于京都的地方乐歌;雅,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部分是舞曲。“风”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是民歌,其他是贵族作品。古有“采诗”制度,《诗经》大约是在‘采诗

6、”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司马迁有“古者诗三千余篇”,经孔子删订为“三百五篇“之说,但不可信。《诗经》虽经秦火焚毁,但由于学者的讽诵,仍能流传。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齐、鲁、韩三家是今文诗学,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南宋以后,“韩诗”亦亡,仅存《外传》。“毛诗”为古文诗学,西汉时未立学官,东汉大经学家皆治“毛诗”,流传至今。第二节《诗经》的内容古老的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记载并歌颂了周人的创业史。贵族讽谕诗。如《大雅》中的《桑柔》、《瞻印》、《民劳》,《小雅》中的《正

7、月》、《十月之交》、《北山》、《巷伯》等。民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反剥削、压迫(如《豳风•七月》、《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徭役兵役的痛苦(如《风•东方未明》、《小雅•何草不黄》《唐风•鸨羽》、《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统治者荒淫残暴(如《邶风•新台》、《陈风•株林》、《酈风•相鼠》、《廍风。墙有茨》、《秦风•黄鸟》等);爱情婚姻问题(如《周南•关睢》、《邶风•静女》、《郑风•溱洧》、《秦风•蒹葭》、《邶风•柏舟》、《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如《周南•芣苜》、《魏风•十亩之间》,《秦风•

8、无衣》、《鄘风•载驰》等)贵族对没落的感叹和对人生的哀怨(《邶风•式微》、《王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