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

ID:14603286

大小:43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_第1页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_第2页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_第3页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_第4页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忠康:谈临帖的意义临帖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临摹不是整篇誊抄,不能全线出击;它是描样绣花,须各个击破。一个字就是一个战役。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

2、,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要确有所得。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临就要力图象,这是临摹的主要目标之一。历代著名书法家曾留下不少临摹作品,有的看上去不完全逼肖,常有书家自己的影子。初学者不宜用此法。现在的任务,是通过临摹来理解、消化别人创造的书法形象。临习作品与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也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艺术到了高级阶段,本来是只能感受、意会,不能用任何框框程式来解释的。但在此之前,通过临摹,归纳一些基本原则和机械规律,还是十分必要的。从形式上看,临摹是用自己的手写

3、别人的字;从本质上看,这实在是训练形象感受能力的极好手段。临写得越象,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观察得越细,说明感受力越敏锐。两个字放在一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这样敏感的眼力,应是每一个书法家必具的基本素质。临摹是一种思索。老学不象,究竟问题在哪里?是哪一笔、哪一部分、哪些地方在作怪?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要找症结、抓关键,多找几个角度分析。 临摹是一种比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写的字是比较的双方。笔画的方向、长短、曲直、位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的感觉、局部的造型,应该一点一点地解剖、对照。临摹是一种记忆。临得

4、象了,还要总结。以前不象,是因为什么;后来如意了,是抓住了什么主要矛盾。这样,就能抓住一个字的基本骨架,然后反复巩固,记在心里。对钢笔字来说,临摹的重点是字的结构,不必在用笔上花太多的力气。既注意结构又照顾用笔,能一下学得象固然很好;但实践的结果常常是互相干扰,顾此失彼。每天临几个字并能吃透记住,这样的进度应该令人满意。坚持半年,从理解方面说,应能基本解决问题。当然,为求熟练、流利、再创作,还须巩固、发展、努力。古人或传统的最好东西都凝聚在经典书法里面,不论是以前,现在或将来,人类精神生活的好东西就在那里

5、。现代人善于夸大某些感觉,以为那就是现代精神,并崇拜它,搞一些艺术的造反,也确实是反映现代精神的,但这种现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有问题。人类是渺小的,它真正值的尊敬的价值也许不多,而这种价值很可能不存在现在或将来,也许就存在于以前。所以,某种意义说,我们尊古是对人类真正意义的回归,和一种宗教式的崇拜。至于其他如创造性之类的追问就变得没有意义。△造就一个书法大家的程序或学习史的起点肯定是日常书写,而中间是日常书写的技术积累,最终是日常书写达到艺术性的高境界,就是历代书法大家所达到的水准。现

6、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达到那种水准?临摹大概是现在书法活动中解决此问题的不二法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