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

ID:1465895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_第1页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_第2页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_第3页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_第4页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需要理念革命刘思敏任啸    □刘思敏任啸    引爆:“5·12”汶川地震古建筑重建    “5·12”汶川地震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的二王庙古建筑群几乎整体坍塌、被誉为“深山里的故宫”的平武报恩寺毁损严重。有关方面也表示,为保护古建筑的本真性和完整性,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受损毁的古建筑进行原址修复,毁损严重的二王庙将按照落架重修的方式修复。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人们的对文物和古建筑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关切,不能不说是社会进步和国民整体素质提升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理念与实践经历了不同

2、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尚未提上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元重修剑门关,就只能说是简单重建,或者我们理解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资金、无技术、无能力)无力整修而采取的解决“有没有”问题的临时应急措施。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国内旅游逐渐兴起,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古迹修葺热。如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修葺或复建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以后各代屡毁屡建,武汉市于1985年重修黄鹤楼。滕王阁始建于唐代,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江西南昌在1989年

3、仿宋风格重修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在历史上经过30多次重修,1983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这一阶段的古迹修葺,基本都按照历史上某一个阶段的模式修建。    第三个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中后期,实施住房制度改革,我国房地产业迎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经营城市流行,中国城市建设掀起旧城改造热潮,一大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被夷为平地,高楼林立。    第四个阶段:进入21世纪,历史古城的保护和开发被纳入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最重要内容,留住城市历史的文脉、地脉渐成共识。关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观点也是百花争鸣,既有片砖片瓦不能动的“修旧如旧”之说,也有大

4、胆突破传统的“离经叛道”之举。不可否认,争鸣代表了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也是成就了古建筑保护与旅游相互促进和发展的阶段。上海原“海派”近代石库门建筑旧区被注入时尚元素,改造为“新天地”,成为知名的国际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云南丽江震后大规模重建、复建,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江浙两省的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等成功开发江南水乡古镇,兴起古镇旅游热潮。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很大程度由旅游推动,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又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围绕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始终是一个矛盾的命题,“遵循”与“突破”始终是古建筑界争论的话

5、题。“正确的保护理念,必须掌握明晰的认识逻辑,而认识逻辑只有通过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才能获得,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王世仁著:《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而我们今人看待和对待古建筑应该有什么样的历史逻辑,以及由此而生的理念呢?    一、古建筑是文物的一种,但是古建筑保护有别于文物保护    在国际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有关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中,一般把文物称作“文化财产(Cultural·Property)”或者“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前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移动的文物。我国关于文物的定义,以19

6、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界定为准,其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已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现代,直到当代。古建筑当然是文物的一种,文物保护当然包括古建筑保护。    反之,古建筑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吗?我国文物保护的最高法律《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然而,是不是“不改变文物原状”普适于所有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呢?我们需要在区别清楚古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首先,古建筑和可移动文物代表的历史记录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一般文物主要指可移动文物,如青铜器、瓷器,形成并凝固于某一个历史节点,本身是某一个历史节点的

7、记录。而古建筑通常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修缮、扩建或重建,留存了不同阶段的历史记录。也就是说,青铜器、瓷器等文物代表的是静态的历史记录,而古建筑代表的是动态的历史记录。显然,古建筑“现在”的模样没有理由成为历史记录的“终点”。    其次,古建筑和可移动文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一般的可移动文物,青铜器、瓷器的物理属性是相对较稳定的,从理论上讲,青铜器、瓷器埋在土里,至少可以保存上千年而原貌基本不变。而中国古建筑以木石结构为主体,决定了最多只能保存几百年。严格地说,“落架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