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

“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

ID:1466131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_第1页
“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_第2页
“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因通用”法在小儿肾系疾病中的应用【摘要】在临床上应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紫癜性肾炎血尿、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遗尿、泌尿系感染等肾系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并附案例以资证明。【关键词】“通因通用”法;肾系疾病;小儿;临床应用“通因通用”一词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内经》提出的反治法之一。以通之法,治“通”之疾,求止之效,此乃畅达窍道,驱邪外达,荡涤滞垢,攘外安内。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抛开表象,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现将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小儿肾系疾病的体会总结如下。1神经性尿频李某,男,7岁,于2000年

2、11月2日因“尿频两月”就诊。两月前刚开学,患儿在上课时欲小便不敢告之老师,终因瞥不住而尿在裤中,之后出现小便频数,渐至每日排尿20余次,无尿痛及发热,每次尿量少,尿液色清,严重影响生活及学习,患儿苦不堪言。多次尿常规、尿培养及B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尿频”,先后给予消炎痛、麻黄素、654-2及补中益气汤、缩泉丸等温肾缩尿的中药治疗无效。查其面色红润,尿色不黄而欲溺甚急,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辨证为肾阴不足,湿热下注。治以育阴利水为主,用猪苓汤加减:阿胶9g(烊化?雪、车前草12g、白茅根15g、滑石10g、猪苓10g、泽泻10g、

3、白芍9g、生甘草6g,水煎温服。服3剂后小便次数即明显减少,尿量增多,服6剂后小便渐趋正常,至今未再复发。按:小儿因恐尿裤,思想过于紧张,影响三焦之气化,酿湿化热,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常,加之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封藏失职,亦令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尿频尿少,非养阴清利之法不能愈之。组方以淡渗利水之品为主,加阿胶滋养阴液,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里缓急,膀胱气化正常,尿频自愈。2紫癜性肾炎血尿刘某,女,12岁,患紫癜性肾炎1年余,多方治疗仍有血尿。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紫暗,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辨证为脾虚不摄,兼有血瘀。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

4、瘀。拟方:黄芪30g、当归10g、党参12g、茯苓15g、炒白术12g、蒲黄10g、三七3g(冲服)、水蛭10g、白花蛇舌草10g、露蜂房5g、血余炭10g、炒白芍10g、甘草33g。药进3剂,血尿增多,家长欲停用,告知为活血所致,又照上方服用3剂,血尿减少,去水蛭、三七继服20余剂,病渐痊愈。按:患儿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统血,脾虚不能摄血,而致血尿不止。离经之血皆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治疗当在益气健脾的归脾汤中加用活血化瘀之剂。考虑病情迁延日久,一般活血化瘀之品恐难奏效,故选用水蛭、三七等活血重剂,取效迅捷。瘀血去除,新血循经而行,再以健脾益气之

5、剂调理而愈。3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黄某,男,3岁,于1999年12月就诊。患儿于1年前患肾病综合征,给予激素治疗,时轻时重,平素性情急躁、五心烦热。查体:血压125/90mmHg,满月面容,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苔黄腻。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辨证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拟方:知母6g、黄柏6g、山药15g、山茱萸10g、生地黄6g、泽泻7g、云茯苓7g、牡丹皮6g、生栀子5g、黄芩6g、三七2g(冲服)、水蛭5g、蒲黄6g、白花蛇舌草6g、地龙6g、甘草3g。配合激素治疗,服药10剂,尿蛋白转阴,又以此方加减调理30余剂,病告痊愈。随访

6、3年无复发。按: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范畴,病因复杂,病机特点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是水湿、瘀血、外邪等。脾虚运化无力,肾虚关门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而致水湿内停。湿停日久,化热化浊,阻滞气机,血行郁滞,致肾络不畅?熏气化开合失司,精微蛋白大量丢失而见临床诸症。其中湿热、瘀血是本病病情顽固、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从微观辨证来看,蛋白的漏出可喻为“通”的症状,故治疗上可采用清热除湿、化瘀通络之法,使热除湿消,瘀化血行,经络血脉通畅,水液气血运化正常,精微蛋白则无漏出。4泌尿系感染王某,女,3岁,于2001年7月2日以“尿急、尿频、尿疼、发热3

7、天”为主诉就诊。查体:外阴充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诊为泌尿系感染,拟用蓄5g、瞿麦5g、车前草9g、滑石6g、生栀子6g、猫爪草10g、金钱草12g、黄柏6g、炙甘草3g。药进3剂,症状消失。二诊上方去黄柏,加炒薏苡仁10g,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按:泌尿系感染相当于中医的“淋证”。淋者,为小便频数淋沥,窘迫涩痛,小腹急满的病症,此“尿频”之假象掩盖“涩痛”之实质,尿似通而非通也。火热蕴结下焦,膀胱宣化不利,正气驱邪外达,而溺窍不畅。湿热蕴结下焦为其根本所在,故用八正散化裁清热利湿通淋,湿热得除,膀胱复司其职,溺窍

8、通利,源正则流清。5遗尿3黄某,男,8岁,于2001年9月2日就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