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

ID:14679112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_第1页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_第2页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_第3页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_第4页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_第5页
资源描述:

《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升大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欣赏(2)班级姓名学号1、下面六首诗分别描写了a春景b夏景c秋景d冬景,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叶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②溪水溶溶拍野桥,薄云开处露林梢。  不知一夜前村雨,多少新泥上燕巢? ③沉香烟暖碧窗纱,绿柳阴分白日斜。  梦觉只闻铃索响,不知山鸟啄枇杷。 ④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⑤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⑥山村处处采新茶,一道清溪绕几家。  石径行来微有迹,不知满地落松花。 Aa②

2、③b⑤c①⑥d④  Ba②⑥b③c①④d⑤ Ca⑥b②③c①d④⑤ Da②b③⑥c①d④⑤2、下面是高骈的七言绝句《山亭夏日》,现依照原诗改写,请选出改写内容与原诗意境不符的一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A、繁茂的大树,投下了稠密的树阴,夏天显得时间长了。B、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彻见底,楼房、亭台的影子倒映在水中。C、水晶帘被微风吹动,看到水光潋滟,碧波粼粼。D、这时候,满架的蔷薇在院子里到处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

3、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3、对这首唐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第一句是在描写边塞雪白纯净,战士牧马归来。 B第二句中的"羌笛"是写战士在月朗的戍楼间听到的音乐之声。 C"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折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D最后一句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4、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第7页共7页 A这首诗所写有实景,也有虚景,虚实对比,构成一幅美妙阔远的意境,给人提供了丰富想象空间。 B诗的开端就造成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很有几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危

4、解情景,为全诗定下基调。 C三四两句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由听曲而成象,由设问而表达,掀起感情高峰,进而写出落梅花片洒满关山的动人景象,由此又虚之又虚。 D战士由"羌笛"想到故乡梅花之落,句中自然含有思乡情调,但并无低沉、伤感情调,表现了盛人的乐观豪情。5、阅读下面的唐诗,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第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的叠字,说出夜色的迷茫;叙事,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的"商女"作了暗示。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怨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

5、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既批判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的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加上活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之作。6、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A诗中极写汉文帝在未央宫正殿求贤若渴、虚怀若谷之状。 B盛赞贾生年轻,才华出众风度超群之貌。 C诗中赞美汉文帝礼贤下士,器重人才。 D讽喻统治者不关心百姓,不重视人才。阅读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一诗,完成7-8题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6、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7、对这首诗的解说与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一个"又"字情意骤然凝重,不仅显出时光流逝迅速,更显出别后境况的萧索。 B、颔联近于直陈心曲,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和苦闷,"世事茫茫"指国家的前途,也指个人的前途。 C、颈联的意思是,年老多病总想回归故里,自己管辖地区的百姓外出逃荒,自己微薄的俸禄无法接济他们而常感惭愧。 D、尾联的意思是,听说你们要来探望,我常登上西楼,临远眺望,默默伫候,一待数月。第7页共7页8、关于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叙别开

7、头,次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三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末联以感激好友的问候和亟盼他们来访作结。 B、这首诗押平声韵,韵脚是"年"、"眠"、"钱"、"圆",中间两联对仗工稳,"粘"、"对"符合规则,是一首七言律诗。 C、全诗中简朴散淡中见意蕴丰厚,苏轼主张"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与此是一个意思。 D、诗的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比衬,景美情欢;次联以情叹景,是伤心人看春色,情伤而景无光。9、读陆游《卜算子·咏梅》,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 A上阙写梅花的遭遇。它在驿外断桥边独自开放,忧愁寂寞,还要遭受寒风苦雨的侵袭,处境多么凄凉。 B下阙写梅花的品格节操。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