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

ID:14688838

大小:4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9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_第1页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_第2页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_第3页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_第4页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衡水学院JoumalofHengshuiUniversityVo1.13.NO.3Jun.20l1董仲舒对政治儒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现代意义柳河东(中华儒学会,北京100007)摘要:儒学发展史上呈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两条脉胳,政治儒学在现代长期不被重视.董仲舒建立起了兼容百家的董子政治儒学,为汉初解决了政治合法性问题,维护了封建政权统一和稳固;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大一统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范式.董

2、子在政治儒学理论上的创化和实践上的贡献,对创新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改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政治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关键词:董仲舒;政治儒学;心性儒学中图分类号:B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11)03—0001—04儒学发展史上呈时隐时显的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两条脉胳.由于心性儒学在近千年来宋明理学,心学上的辉煌成就和中国港台现代新儒学的影响以及近现代以来儒学被妖魔化,常被曲解为与专制主义联系在一起,政治儒学在现代长期不被重视.本文

3、通过简述政治儒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脉胳显现,对董仲舒在政治儒学发展中的理论创化分析,探研董子政治儒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历史贡献和现代意义,以期对政治儒学的未来发展做些思索.一,政治儒学是儒学发展史中的一条重要脉胳儒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的5个重要时期:1)原始儒学期,即尧,舜,禹,夏,商,周时代的儒学原始萌发时期;2)原典儒学期,即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学学术形成时期;3)汉唐经学期,即秦,汉,魏,晋,隋,唐时代,儒学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之优长而创化发展的新儒学时期;4)四朝理学期,即宋

4、,元,明,清四朝代,儒学继续吸收佛教,道教文化及满,蒙等少数民族文化之精华而创化发展的新儒学时期;5)当代儒学期,即自1919年以来儒学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应时而起,大开大合,勇敢地吸收马列主义,现代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文化,西方自由思潮等东西方文明的一切优长,融会贯通,强健自我,正在建构,发展并积极参与中国,世界现实生活和未来历史创造的第五期新儒学时期.在这五期发展中,儒学呈时隐时显的两条主要脉胳:一条是被称之为"孔孟之道"的心性儒学,原典儒学期孔子之后表现为思孟(子思,孟子)学派;在四朝理学期

5、,以理学,心学为代表的心性儒学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影响近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当代儒学期的我国港台新儒家接续宋明理学,心学传统,融合现代西学开创了以心性儒学为实质的现代新儒学.一条是被称之为"周孔之道"的政治儒学,在原始儒学期为儒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为原始王道政治,主要特点是圣王一体;原典儒学期,孔子既有短暂的成功政治实践,也有周游列国矢志推行王道仁政的努力,孔子之后表现为卜苟(卜子夏,苟子)学派,子夏提出"学而优则仕",苟子主张"隆礼重法";汉唐时期,以经学为代表的政治儒学有了成功的发展,董仲舒为之

6、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奠基性,实践性的贡献.心性儒学重在修己,成己,强调"学贵践履",致力于"格致诚正"的内圣之道,追求道德理想.政治儒学重在成人,安民,强调"经世致用",矢志于"修齐治平"的外王之道,追求王道政治理想.由于心性儒学在近干年来宋明理学,心学上的辉煌成就与我国港台现代新儒学的影响,以及近现代以来儒学被妖魔化,常被曲解为与专制主义联系在一起,政治儒学近代以来长期不被重视.清末,康有为在政治儒学发展上有所探研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新儒学阵营中蒋庆先生首倡政治儒学,受到社会一定关注,有渐热

7、之趋.二,董子对政治儒学发展的理论贡献董仲舒面对西汉社会大一统的政治需求,以儒家仁道义理架构为基础,以春秋公羊学为依据,发挥其微言大义,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将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兼容百家的新儒学体系,同时也形成了适应汉初政收稿日期:2010-11—15作者简介:柳河东(1970一),男,山西运城人,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山茜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社团法人兼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山西省当代儒商联谊会执行会长,(香港)中国儒商研究院院长,北京儒学精舍主

8、人.2衡水学院第l3卷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极具包容性,独具时代魅力的董子政治儒学,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有效性应对和对治性回答,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将政治儒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董子政治儒学的理论建构与贡献可概括为:1个基础,1个实质,4项精要,4大特点.具体分析如下:(一)立学之基立学之基:春秋公羊学的儒家义理体系.(二)实质实质:大一统的王道政治(仁政礼治)."《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