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

ID:1469087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_第1页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_第2页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_第3页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研究规范疫情管理对梅毒疫情的影响。方法对襄阳市法定传染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襄阳市累计报告梅毒3400例,年均发病率为27.52/10万。由2009年的17.6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83/10万。结论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总体发病率趋于下降,各梅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规范实验室及医生诊断和疫情报告管理可直接影响梅毒疫情。  关键词:规范管理;梅毒;疫情影响  近年来我国梅毒

2、患病率日益增长,引起各地疾控中心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将襄阳市2009~2013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规范疫情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疫情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襄阳市统计局。  1.2方法将襄阳市2009~2012年梅毒疫情数据导人Excel系统,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流行强度、地区和年龄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tata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问差异性比较采用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 2.1流行趋势2009~2013年襄阳市累计报告梅毒3400例,年均发病率为12.36/10万。其中发病数最多的是隐形梅毒占总发病数的52.82%,其次是I期梅毒和Ⅱ期梅毒,3者占发病总数的93.91%。2009~2013年之间除隐性梅毒呈上升趋势外,I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见表1。  2.2病例分类2009年临床诊断病例73例,占7.57%,下降到2013年的0。实验室诊断病例由2009年92.32%上升到2013年的98.88%,见表2。  2.3时间分布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964例

4、,年发病率为17.64/10万,2010年报告病例数为1081例,年发病率为19.72/10万,有所上升。2011年报告病例数为741例,年发病率为13.47/10万开始下降,2012年报告病例数为346例,年发病率为6.26/10万,2013年报告病例数为268例,年发病率为4.83/10万,见表3。  3讨论  2009~2013年之间梅毒总体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除隐性梅毒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外,I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为2009年的17.6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83/1

5、0万。2009年临床诊断病例73例,占7.57%,下降到2013年的0。实验室诊断病例由2009年92.32%上升到2013年的98.88%。2009~2010年梅毒疫情有所上升,可能与当时卫生部严格的传染病漏报制度有关,导致梅毒报告病例数大于实际数[1]。梅毒病例报告质量不高,医生对梅毒分期诊断掌握不够,存在错诊、错报的问题,尤其是将住院患者、术前患者和孕产妇梅毒血清筛查阳性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梅毒错误诊断为I期或Ⅱ期梅毒,产生错分偏倚。此外,由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培训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梅毒分期分

6、类选项时,错误地将隐性梅毒填写为一期梅毒,导致I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多于Ⅱ期梅毒[2]。医疗机构各科室均常规开展住院和术前患者、孕产妇的梅毒筛查,而很多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未进行会诊或转诊到皮肤性病科就诊,就直接报告为隐性梅毒,这是导致隐性梅毒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报告的主要原因。非皮肤性病科的医生一般未接受过梅毒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的培训,多数医生对梅毒分期与分类不清,这种分期诊断错误导致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不足。这些医生在接到实验室梅毒阳性报告后担心漏报,不考虑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就诊史,就直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使

7、梅毒报告病例数大于实际数,导致梅毒疫情上升。医疗机构的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直接影响梅毒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基于实验室诊断的病例报告是最准确的[3]。但仍有不少医疗机构的梅毒实验室存在较多问题,如梅毒检测方法与实验室操作的问题、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问题、质量控制的问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皮肤性病防治所难以对医疗机构的梅毒实验室检测进行有效管理与质量控制,从而直接影响梅毒疫情的准确性。有些医疗机构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如开展RPR/TRUST,但没有水平旋转仪,使用振荡仪或手工摇晃。有些专科医院仅开展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而不开展

8、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疫情管理人员对梅毒诊断标准和上报要求不熟,疫情管理人员缺乏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见到医生的报卡就上报,不复核、不管正确与否进行上报[4]。2011年后国家逐渐开始重视梅毒上报的准确性,加大了梅毒上报病例的现场核查,减少了梅毒的错报、多报、重复报。梅毒发病率下降到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