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

ID:14711877

大小:555.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_第1页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_第2页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_第3页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_第4页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专题复习卷二水和溶液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水的电解实验:①电解后电源正极处产生的是氧气,电源负极处产生的是氢气。②所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注意:为了提高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2)描述水的组成(或构成)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知道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①物理性质:纯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②化学性质:水是一种较稳定的化合物,通常在1000℃以上或通电情况下

2、才开始分解。水可以与活泼金属(如钾、钙、钠等)、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钠等)、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通电2H2↑+O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4)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溶剂。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因为它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与生命密不可分。水是一种常见的优良溶剂,除此之外酒精、汽油等。2.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1)说出溶液的组成和特点。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

3、合物。②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如泥水、钡餐)。③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如油汤、牛奶)。(2)辨认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①共同点:悬浊液、溶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而悬浊液和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3)列举一些常见的悬浊液、乳浊液波尔多液是悬浊液,浑浊的河水,牛奶、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3.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涵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②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4、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3)某种溶质。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浓溶液和稀溶液①人们常把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②溶液的浓和稀是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它与温度的变化、溶剂量的多少无关,不受条件的限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的溶解是否达到最大程度,要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制约。4.物质的溶解性(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

5、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中,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易溶解在水中。(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20℃时,

6、100克水中最多(即达到饱和状态)能溶解食盐36克。(2)对固体溶解度涵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B.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100克溶剂作为标准;C.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达到饱和状态;D.这里指的质量用克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克1~10克0.01~1克<0.01克举例食盐硝酸钾氯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A.溶解性等级的划

7、分依据:室温(20℃)时的溶解度。B.等级的划分(如右表)。5.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A.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B.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C.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D.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E.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F.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M点),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N点)。(2)从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

8、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A);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B);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C)。6.根据溶解度的计算(1)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