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ID:14713612

大小:81.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30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_第1页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_第2页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_第3页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_第4页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本文由840891738贡献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一)含义:(二)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二、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1、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准确地

2、了解学生问题,,预测并及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三、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1、短暂的历史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发端;1887年美国威廉.詹姆士《对教师的对话》雏形;2、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

3、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特别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3、

4、现状和趋势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量的研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测验法2、质的研究: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第二章心理发展于个别差异一、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1

5、6岁)(3)影响发展的因素a.成熟――机体的成长b.练习和经验――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c.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①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或成功的基本前提,其是具有同成人有质的差别的独特心理结构的个体。②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简述(1)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①文化历史发展观②心理发展观③内化学说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

6、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2)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维果斯基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第三,维果斯基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

7、构。3、支架式教学:要点:强调在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三、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1、社会性: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2、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