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ID:14721140

大小:5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_第1页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_第2页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_第3页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_第4页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

2、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1)只有抽水孔观

3、测资料时的Dupuit公式承压完整井:                          潜水完整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Q——抽水井流量(m3/d);    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    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    rw——抽水井半径(m)。(2)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

4、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H0–s1;h2=H0–s2。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当前水井中的降深较大时,可采用修正降深。修正降深s’与实际降深s之间的关系为:s'=s-s2/2H。3.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 3.1承压水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1)Theis配线法在两张相同刻度的双对数坐标纸上,分别绘制Theis标准曲线W(u)-1/u和抽水试验数据曲线s-t,保持坐标轴平行,使两条曲线配合,得到配合点M的水位降深[s]、时间[t]、Theis井函数[w(u)]及[1/u]的数值,按下列公

5、式计算参数(r为抽水井半径或观测孔至抽水井的距离):                         以上为降深——时间法(s-t)。也可以采用降深---时间距离法(s-t/r2)、降深---距离法(s-r)进行参数计算。(2)Jacob直线图解法当抽水试验时间较长,u=r2/(4at)<0.01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抽水试验数据曲线s-t为一直线(延长后交时间轴于t0,此时s=0.00m),在直线段上任取两点t1、s1、t2、s2,则有 (3)Hantush拐点半对数法对半承压完整井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存在越流量,K’/b’为越流系数),当抽水试

6、验时间较长,u=r2/(4at)<0.1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抽水试验数据曲线s-t,外推确定最大水位降深Smax,在s-lgt线上确定拐点Si=Smax/2,拐点处的斜率mi及时间ti,则有                                    (4)水位恢复法当抽水试验水位恢复时间较长,u=r2/(4at)<0.01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停抽后水位恢复数据曲线s-t,在直线段上任取两点t1,s1,t2,s2,则有                    (5)水位恢复的直线斜率法当抽水试验水位恢复时间较长,u=r2/(4at)<

7、0.1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停抽后水位恢复数据曲线s-t,直线段的斜率为B,则有                            3.2潜水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   潜水参数计算可采用仿泰斯公式法、Boulton法和Numan法。 (1)仿泰斯公式法式中H0、hw——-初始水头及抽水后井中水头;W(u)——泰斯井函数;Q——抽水井的流量(m3/d);       r——到抽水井的距离(m);t——自抽水开始起算的时间(d);  T——含水层的导水系数(m2/d);T=Khm;hm——-潜水含水层的平均厚度(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8、(m/d); A——_含水层的导压系数(1/d);     m——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具体计算时可采用配线法、直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法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