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ID:1472974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第1页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第2页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第3页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第4页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梳理】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其考核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准确传递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一、简明  对语言表达简明,《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其考查形式主要有:选择没有歧义、表意明确的句子;删改不简明的句子,使之简明;提供情景,作简明的语言表达。  二、连贯  对语言表达连贯,《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2、。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照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下贯通。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排序题,即将语段内顺序打乱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语意连贯。二是句子复位题,可以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也可以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已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另外还有修改不连贯的病句、写过渡句以及情景表达题等多种形式。  三、得体  对语言表达得体,《考试大纲》要求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要得体就必须根据

3、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其命题着眼点为:一是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二是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三是适应场合,巧妙用语;四是把握语体等。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等。  【解题技巧】  一、简明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同时还应该抓住要点,只有抓住要点,才能做到简明。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

4、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同时,要恰当运用复指成分,这样就会避免??唆。  3.消除歧义,表意明确。具体方法有:(1)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如“15日前去汇报”有歧义,将“前”改用“之前”,歧义就消除了。(2)调整语序,交代明确。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调整为“他背着总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或者“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二、连贯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句序安

5、排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等等。  1.抓中心,找关键。一个句群,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的放在句尾。  2.抓思路,明特点。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并列、对照、顺接、层进、总分等

6、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其中,记叙性的语段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性的语段,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说明性语段同议论性语段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  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如“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

7、,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等等。  三、得体  1.用语注意交际场合。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2.正确使用谦敬辞。“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辞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时,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  3.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口语一般指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包括公

8、文语体、科技语体、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何时用书面语,何时用口语,应注意讲话的对象、采取的手段、所在的地点,要达到的目的等。  【同步突击】  1.从语言简明的角度分析,下面两句话中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小王头上戴着一顶新帽子,上身穿一件新棉袄。  答:  (2)王强是上海人,“故乡”对于王强来说是熟悉的,但许多景物却是王强新见到的。  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