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

ID:14741202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_第1页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_第2页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_第3页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_第4页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树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措施。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一、职业防治目标A: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健康监护体检率达100%;B: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率达100%,合格率达100%;C:劳

2、动保护用品合格率100%,发放率100%,使用率95%以上;D:粉尘作业场所,检测率100%,合格率100%。二、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对主要进风大巷刷浆;2、井下运输机巷道、转载点附近、装车站附近等地点的沉积煤尘应每月进行清扫,并将堆积的煤尘和浮煤清除;3、对煤尘沉积强度较大的巷道,可采取水冲洗的方法,冲洗周期应根据煤尘的沉积速度及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确定,在距离尘源30m的范围内,沉积强度大的地点,应每班或每日冲洗一次;距离尘源较远或沉积强度小的地点,可几天或一天冲洗

3、一次;运输大巷可半月或一个月冲洗一次;工作面巷道必须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清扫或冲洗周期由矿总工程师决定。4、积聚在巷道周边、支架及设备上的沉积煤尘要定期清扫。5、对井下的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采掘工作面附近及煤尘容易积聚的巷道定期冲洗,冲洗巷道由顶棚、两帮、巷道底部顺次清洗,两帮冲洗还包括背板等处的落尘在内,冲洗的煤尘装运出矿井。6、矿井主要对井筒、运输大巷回风上山、回风斜井等巷道进行刷白7、加强产尘现场的防尘A.打钻时的防尘1)湿式凿岩。湿式凿岩的实质,是随着凿岩过程的进行,连续地将水送至钻眼底部,以冲洗岩屑和湿润岩粉,达到减少岩尘

4、的产生和飞扬的目的。2)水电钻打眼。水电钻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进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软岩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3)干式捕尘。干式捕尘主要用于缺水、高寒地区和某些特殊条件下的岩石巷道掘进工作面。B.放炮时的防尘1)用“水炮泥”填塞炮孔。爆破时“水炮泥”被爆碎,并将水压入煤的裂隙和雾化,以达到防尘的目的。2)喷雾。喷雾是爆破时一种简单易行的降尘措施。喷雾器多为风水联合作用,以压风为主要动力,将低于风压98kPa~196kPa的水喷射出去,使之雾化。它的射程大、雾粒细、喷射面宽、降尘效果好。3)水幕。风流净化:在各含尘量较大的进风巷中设置水幕,降低粉尘浓度,避免

5、进风流污染。就本矿具体是在工作面运输平巷及回风平巷每隔100m设降尘水幕一道;含尘浓度较高的风流所通过的回风平巷和掘进巷道,离工作面20m处设置水幕,净化风流。各转载点、卸载点等均设置降尘水幕。C.装岩(煤)时的防尘掘进或采煤工作面爆破之后,一般是先用水冲洗煤帮、岩帮,以清除沉积粉尘,然后对煤堆或岩堆进行洒水,最后再装运。1)人工洒水。总的要求是让爆破下来的煤或岩石充分湿润,不仅要在装运前洒水,随着装运的进行还要经常地洒水,这样可使粉尘浓度降到2mg/m3左右。(2)喷雾器洒水。D.运输时的防尘主要措施是喷雾洒水。8、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

6、,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3、进行躁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 4、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5、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

7、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A、对新入矿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B、定期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查体时间间隔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2)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3)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

8、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2、Ⅰ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疑似尘肺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