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

ID:14744562

大小:2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_第1页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_第2页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_第3页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_第4页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漳州正兴学校高一物理期中模拟卷一、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B.质点是一种实际的存在理想化模型C.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把车轮看成质点D.研究列车从南通到南京的时间时可把车轮看成质点2.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7m,7mB.5m,2mC.5m,3mD.7m,3m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0246510t(s)v(m/s)乙甲A.两个物

2、体两次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4s末甲在乙的后面C.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D.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而乙物体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4、如图2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s-t图象,由图可知()A、t=0时,B在A的前面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5.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起跑后第3s未的速度是8m/s,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1m/sB.10.5m/sC.10m/sD.9.5m/s

3、6.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则()A.第1s末的速度为0.8m/sB.加速度为0.8C.第2s内通过位移为1.2m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8.一个物体重力为2N,在下列情况下它所受的重力不是2N的是()A.将它竖直向上抛起B.将它放到水里,它被浮起来C.将

4、它放到月球或木星上D.将它放到高速行驶的列车上9.下面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上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5C.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10.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B.mg,MgC.(M-m)g,MgD.(M+m)g,(M-m

5、)g1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一半高度处的速度之比是()A、B、C、2:1D、4:112.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若不计弹簧质量,取,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A.、10B.10、C.15、10D、10cm、15cm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面内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F1,F2在同一直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受到的摩擦力是()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 

6、 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二、实验题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该同学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A:由……取平均

7、值B:由取平均值(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________,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5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3)本实验计算得加速度为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砝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m)6.007.158.349.4810.6411.79弹力大小(N)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