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

ID:14775748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_第1页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_第2页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_第3页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_第4页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吃冻梨的学问 材料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例文欣赏2(2010-04-0607:15:12)转载标签:高考教育杂谈分类:作文教学【题目】吃冻梨的时候,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化开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如果用急火煮,结果会是皮烂了,而梨心还是冰块,难以下咽。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1、生活的“梨学问”生活常常让我们头疼不已。有些东西,急于获得,却渐行渐远,有些事情,想要隐瞒,却欲盖弥彰。不得不承认,生活恰若那冰硬的冻梨,吃得人百味皆生。

2、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太多人急于求成,想要一口咬完这只本是美味的冻梨,太硬太冰,于是急火奉上,却往往事得其反,失意而终。于是,我们不断地审视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品味。一心扎进股市,本想鲤鱼跃龙门,翻身入豪门,却不料经济泡沫时常如一头雾水,让血本无归。一路高歌猛进,本想靠名牌大学文凭弄个白领金领,学有所用,却不料处处碰壁,竟成失意人。生活那般诱人,却又总是不留情面,未来似乎近在咫尺,却又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或许,急于向前的人内心缺了点什么。是踏实,是坦然,是一颗眺望未来之景却专注脚下之路的心。正如冻梨的冰

3、硬需用凉水慢慢浸泡,生活的冰硬需要我们用一颗冷却下来的心慢慢滋润。坦然冷静的人懂得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是舍的学问;静以待之,顺其自然,是得的学问。正如那些真正懂得垂钓之人,鱼的上钩与否,我们无法完全掌控,与其为钓不上一只鱼气急败坏,不如顺应其发展,尽情地沉浸在这份闲暇的时光中,赏一赏水天相接的美景,睹一睹绿草蓝天的惬意,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世上最最幸福的人,往往不是物质生活最为丰裕之人。幸福的人懂得怎样去追求生活的真谛,懂得怎样融化生活中随处可遇的坚冰。急躁和浮躁

4、的人是不能发现生活之美的,生活这只冻梨,经不起烈火的炙烤,或许冰固然可以融化,却再也不能品尝到生活中最可口最本质的味道。路,得慢慢地行走,怀着宁静致远的心境,用对生活对生命真挚的热爱去体验世间种种。那么,那只本是冰而硬的冻梨,便能呈现它的美味,生活的“梨学问”,正是如此。    评:本文真是有点“学问”的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一条哲理。   “有些东西,急于获得,却渐行渐远....”这还真有辩证法的哲理。   作者冷眼看世界,冷静审视生活现象,向炒股热、各样热、追星热等急于发财头脑发热的人泼去一盆冷水,请他

5、们吃冻梨,让他们头脑冷静一些。   作者虽然在“冷思考”,却有一副理性的热心肠,让我们怀着“宁静致远的心境”去感受生活的美味吧!2、打破常规思维,成功就在明天冻梨本身又冰又硬,如果按照常规思维用火攻冰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打破常规思维,用凉水浸泡,最后才能得到可口的梨。    当我们遇到困难,手足无措时,不妨打破常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也许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出现,困难险阻也就迎刃而解。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困难就在脚下,成功就是明天。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看见的是绝处逢生。如

6、果生活是一棵生在悬崖边的松,也要屹立岩缝,站成一帧风景,不畏险阻笑傲一方土地;如果前途是长在沙漠的一棵树,也要立根荒漠,立成一根标杆,不惧绝望,让生命的探险者找到前进的希望;如果梦想是一只折翅的鸟,也要依地而跑,跑出一根生命线,用来放飞希冀。没有什么地方是到不了的,没有什么风景是无法欣赏的。虽身陷绝处,只要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看见的便会是希望,是绝处逢生的力量。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看见的是从容淡定。陶渊明生在追名逐利的时代,却只以躬耕田园,种菊南山为乐,用文字丈量与世界的距离,用美酒换来心灵的宁静。庄子活在群雄

7、争霸的世界,国王几次以千金美女请他出仕,这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好差事,他却打破常规思维,拒绝赴任,甚至梦想看化蝶而飞,翩翩起舞,他从容淡定活出了人生的味儿。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看见的是心灵的突围,才换得永恒的成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的苏东坡对酒当歌,打破常规思维,洗去追名逐利的眼光,冷静看清出仕与入仕的哲学。最后留一篇《赤壁赋》给后人无限敬仰。由于他打破了常规思维,置身于浮世之外,才获得了名垂汗青。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擦拭每一个昨天;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点燃每一个明天; 

8、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今天就是幸福的起点,就是希望的起点。    打破常规思维看问题,成功就不会远。   点评:本文审题立意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打破常规思维”如金线穿珠,贯穿全文,文气贯通,论点突出。   文章引例高古。作者请陶渊明,庄周,苏轼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为自己说话,使作文内容古朴厚重。   比喻清丽,语言清爽,卷面清洁,读来如品香茗,口有余香;如听雅乐,余音萦耳。本文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