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ID:14775828

大小:109.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30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8年1月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工作原则21.5分级标准3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52.1应急领导小组52.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52.3主要成员单位52.4现场应急指挥部72.5环境应急专家组83预防和预警机制93.1预防措施93.1.1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93.1.2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监管93.1.3完善库区周边道路应急设施103.2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103.2.1预警系统建设103.2.2预警信息研判113.

2、3预警及措施12iii3.3.1预警分级123.3.2预警发布123.3.3预警行动124应急处置134.1先期处置134.2信息报告144.3分级响应144.3.1分级响应原则144.3.2一般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144.3.3较大以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154.4基本处置程序154.4.1现场控制154.4.2现场调查和监测164.4.3应急处置164.4.4污染跟踪184.4.5调查取证194.5现场安全防护194.6应急响应终止194.6.1应急响应终止条件194.6.2

3、应急响应终止程序204.6.3应急响应终止后行动204.7通报与信息发布204.7.1事件通报204.7.2信息发布21iii5后期处置215.1善后处置215.2调查评估226应急保障226.1政策保障226.2人力资源保障226.3资金保障236.4物资、装备保障236.5技术保障246.6通信保障246.7应急监测保障247监督管理247.1宣传247.2培训247.3演练257.4奖励与责任追究258附则258.1名词术语解释258.2管理与更新268.3解释部门278.4实施时间27iii

4、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应对鹿城区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处置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高效、有序地组织预防、控制和解除事件危机。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6.《温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温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温州市市级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9.《鹿城区

5、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鹿城区范围内饮用水水源地因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其它污染造成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具体包括:(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饮用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27(2)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重金属、农药、危险废物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其它突

6、发事件:如气候原因引起水库藻类爆发而导致的水质恶化事件,以及自然因素(如干旱、洪水、泥石流、季节性断流等)造成饮用水源污染,不能满足正常供水需求的突发环境事件。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及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积极做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监管工作,完善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演练,强化预防、预警工作。(2)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3)属地为主,先期处置。各街镇

7、负责本辖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原因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减轻后果,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4)部门联动,社会动员。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关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如果判断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通报环保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实行信息公开,建立社会应急动员机制,充实救援队伍,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27(5)依靠科技,规范管理。积极鼓励环境应急

8、相关科研工作,重视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科技应用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1.5分级标准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浙江省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I级)、重大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II级)、较大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IV级)四个等级。涉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1)符合下列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