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

ID:1484256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1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_第1页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_第2页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_第3页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_第4页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评聘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推动专业管理和技术操作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拓宽职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调动职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结合分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是指非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在专业管理岗位或关键性技术操作工种中具有优异的专业管理水平(技术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带徒作用明显,在本专业岗位或工种中工作业绩突出、影响带动作用大,为企业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和显著

2、经济效益的高级专业人才或技术技能带头人。第三条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实行聘任制,由分公司总经理聘任,任期三年。专业管理能手和技术能手各设二个等级,分别为首席专业管理(技术)能手和高级专业管理(技术)能手。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为相应管理岗位和技术工种的专业(技术)职务,不是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的普遍晋升。第四条专业管理能手的聘任对象为各专业岗位业务水平拔尖的高级人才;技术能手的聘任对象为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起关键性作用的工种中的高技能人才,具体工种范围包括测量工、试验工、钳工、机修工、电工、起重工、电焊工、钢筋

3、工。对聘任技术能手的具体岗位、工种由分公司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需要进行确定和调整。各岗位工种的首席管理(技术)能手聘任职数为1名,高级管理(技术)能手的聘任职数为2-3名,对关键性的技术岗位工种,根据实际情况,经分公司党政联席会研究,在聘任职数上可增加1-2名聘任职数。7船员的分配仍按原岗位津贴+证书津贴的分配办法执行,不参与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的评聘。第一条专业管理能手及技术能手的聘任原则:遵循公开、平等、择优和重能力、重业绩的原则。坚持以业务水平(技术水平)超群、业绩贡献突出、创新能力较强作为评聘的主要依据

4、,努力营造拔尖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对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实行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岗位激励和绩效激励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强化业绩与能力考核,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专业管理能手、技术能手的业务(技能)水平、业绩贡献始终处于本专业岗位工种的领先或排头位置。第二章专业管理能手的评聘条件第二条专业管理能手应符合以下基本聘任条件:(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团队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取得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资格或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5、或国家注册的执业师资格;(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解决重大技术或业务疑难问题的能力,专业管理水平是本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或业务拔尖人才并得到公认;(三)近5年内,无安全责任事故和违纪违规记录,年度考核均合格以上。第三条首席专业管理能手的特定聘任条件(一)、取得本岗位高级技术职称满三年以上,具有长期担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业务管理负责人的经验,且工作成效突出。(二)、技术或业务能力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具备组织、指导本专业人员解决和处理关键性技术、业务难题的能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

6、技术引进推广、解决重大技术或业务问题等方面有显著成效的。7(三)、近3年内,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不少于1篇。第一条高级专业管理能手的特定聘任条件(一)、取得本岗位中级技术职称(或注册师资格)满三年以上,具有担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业务管理负责人的经验,且工作成效突出。(二)、技术或业务能力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拔尖水平,具备解决和处理本专业关键性技术、业务难题的能力;在技术创新、新技术引进推广或解决重大技术、业务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近5年内,获得分公司及以上岗位技术能手,或2次分公司级及以上先进个人,或

7、局级QC、合理化建议、科技进步或优质工程奖的表彰。第二条对未达到特定聘任条件,但对企业做出特殊贡献或业绩优异,且得到职工公认的,经分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可予以破格聘任。第三章技术能手的评聘条件第三条技术能手应符合以下基本聘任条件:(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能服从工作分配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突出,在本专业岗位工种中核心带动作用突出。(二)、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承担所在单位本工种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三)、技术技能处于领先或拔尖水平,具备在工程施工

8、、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中解决本工种关键技术难题和生产工艺难题的能力,对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突出贡献。(四)、刻苦钻研技术,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技术发展对本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进和推广的需要。7(五)、具有本工种较高的技术理论知识和综合操作技能,诚心传授技艺,具备培养指导后备技术人才的能力,在培训和带动本专业技术队伍发展上取得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