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

ID:14878041

大小:3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30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_第1页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_第2页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_第3页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_第4页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

2、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中小股东的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限制内部人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攫取,而成功的公司治理系统都是依赖于所有权适当集中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结合.关键词:控制权私人收益;股权结构;法律保护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

3、2o08)02.0o62.05一,引言公司治理是目前经济学和财务学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现代财务理论假设,公司所有权广泛地分散在股东手中,公司由具有专业才能的管理者经营,股东只是按照他们的持股比例获取收益.因此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为股权高度分散而导致的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现实与理论假设相反,在大多数国家,公司控制权并不是分散的,而是普遍存在集中的情况.在控制权相对集中模式下,大股东由于持有较多的股份,对于公司利益拥有大部分的索取权,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监督管理者,以确保管理者在行动时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4、.因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讲,控股股东的监督能够有效地降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业绩,并最终使少数股东也能从中获益.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新兴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的集中在有效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时,却使得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代理冲突.因此不论是在股权分散还是集中的情况下均存在控制权私人收益,既作为内部人的大股东和公司高管极有可能利用私权为自己牟取利益,而这极大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近年来建立在代理问题基础上的关于控制权收益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热点问题.二,控制权

5、私人收益的概念及其构成在企业中真正拥有控制权的通常是企业的内部人(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而中小股东应该享受到的控制权却总是受到严格的限制,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问题由此产生.收稿日期:20cr7.12.15作者简介:张烨(19r77一),女,江苏南通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62(一)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概念虽然经济学家早已认识到控制权私人收益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但真正把控制权收益纳入理论研究框架还是近些年的事情.Jensen和Meckling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探讨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问题,他们认为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管理

6、者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在职消费,或者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或者能够对公司的资源进行配置,而这些都能够给内部人带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满足感L1J.在研究公司投票权和现金流权利的最优分配时,Grossman和Hart将公司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所得到的股息流量的现值,即共享收益,如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是经营者所享有的私人利益,称之为控制权私人收益L2J.Coffee,Dyck和Zingales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控制权私人收益是相对于公司管理层和控股大股东而言的,是指他们利用能够利用手中的控制权来为

7、自己谋得私利,因此他们把控制权私人收益定义为公司中只能由内部人享有而中小股东不能分享的利益L3J.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内部人获得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是以中小股东的利润损失为代价的L4J.Johnson.将这些使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称为”利益侵蚀(ttmneling)”,包括控股股东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自己手中的各种合法和非法的行为.利益侵蚀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自我交易,包括直接的偷窃或欺诈,关联交易,资产转移,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内部交易,担保和侵占公司投资机会等等,这种现象在转轨经济国家尤其明显;另一种方式则

8、是通过额外的股份发行来稀释小股东的权益,最终达到完全占有公司的目的L5J.Bearand等指出,控股股东通过”利益侵蚀”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控制,转移上市公司资源的行为已严重地激化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问的利益冲突L6J.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实质上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