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

ID:14883030

大小:4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_第1页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_第2页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_第3页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_第4页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先读为快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

2、。”“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赏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经说过:“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而这一点在文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宗白华先生认为,精神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文如其人,一个人有怎么样的心境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文章的空灵就需要作者心灵的“空”,也就是那种对名利的淡泊,内心的静。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深隽深邃尘滓不沾不滞推重沟壑答案:juànsuìzǐzhānzhìzhòng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真谛尘滓张惶失措玉不琢,不成器B.框廓迷离真力弥满是可忍,熟不可忍C.深邃

3、撕杀丰实空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群籁悲诧察言观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答案:D解析:A项中应该为“张皇失措”,B项中的应为“孰不可忍”,C项中的应为“厮杀”。3、请将下列句子填充完整(1)、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文学艺术是实现的。(2)、是艺术精神的两元。(3)、文艺的根基深深地植在。(4)、落花无言,。答案:(1)、善美(2)、空灵和充实(3)、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上面(4)、人淡如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哀弦急管,声情并集,这是何等繁富热闹的音乐,不料能在元人一树一石、一山一水

4、中体会出来,真是不可思议。B.作为友好邻邦,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周边国家遭受的海啸灾难感同身受,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向有关受灾国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并将积极参与灾后防疫和重建工作。C.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D.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啼笑,乡人缘剧喜怒。答案:B解析: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就像亲身受到地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不适用于自己的谢意。

5、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一切生活部门都有技术方面,想脱离苦海求出世间法的宗教家,当他修行证果的时候,也要有程序、步骤、技术,何况物质生活方面的事件?C.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答案:D解析:修饰语“越来越多地”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

6、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文艺从它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B.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这话当作如是观。C.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点。D.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答案:C解析:将逗号

7、移至后引号外。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

8、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李方叔词《虞美人》过拍云:“好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