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

ID:14885828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_第1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_第2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_第3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_第4页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小学六年级语文竞赛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uuu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uu2012年六年级语文竞赛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计分人复核人总分得分一、看看!我会积累,还会运用。(15分)1、我会积累并运用古诗词。(10分)①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②《早发白帝城》里,从声音、景物的变换描写行船之速的诗句。,③慨叹美好的

2、事物转眼间就要逝去,不能长存,可以用“,”这两句诗句。④苏轼《题西林壁》中说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的诗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我会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必按下列词语的排序)。(5分)不期而遇微不足道难以置信相视而笑二、瞧!我会阅读。(60分)(一)咏雪(10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用现代汉

3、语作解释。(2分)①内集:②欣然: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俄而雪骤,②白雪纷纷何所似?3、两个答案中,我更喜欢(原诗句)这个说法,因为(1+3=4分)(二)清明上河图(25分)《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初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

4、贷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在汴河码头停泊着数条大船,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一些人正在忙着搬运。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展卷看去,画面进入第二部分。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河中船只往来不断。一座精致的拱桥,宛若飞虹,沟通两岸。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握篙盘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便来到最繁华的街市。这是第三部分描绘的景象。这里酒楼茶肆、宅第店铺

5、鳞次栉比,贷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色。穿过十字路口,再往前行,可是汴京的皇宫重地?画面到此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贴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

6、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还是画人,笔笔精致,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准确、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1、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6分)①形容人多拥挤。()②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③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2、我会根据上下文理解“百家技

7、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意思:(4分)3、本文的开始和末尾都用了这个词语,表现这画作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价值。(2分)4、我会根据作者的介绍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画面每个部分所画的内容。(每个部分不超过8个字)(6分)①②③5、我从文中划线的句子感受到了:。其中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2+2+3=7分)(三)《边城》(节选)(25分)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

8、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