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

ID:14891954

大小:1.2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30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_第1页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_第2页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_第3页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_第4页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_第5页
资源描述:

《ps调色教程-曲线进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调色教程之曲线详解调整数码照片的目的是为了在拍摄不足的前提下做些弥补,追求的是接近真实的画面效果。现在我们来讲解一些用曲线来调整数码照片的实例。开始前先复习一下曲线和直方图中色阶的内容。在曲线调整中,按照数学平面坐标系来看,向下移动可以看作是Y轴方向的减少,向上移动可以看作是Y轴方向增加,往左移动是X轴减少,往右移动是X轴增加。那么从以前的几种改变端点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以RGB综合通道来说,如果缩短两个端点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将高光端点在Y轴减少,或将暗调端点在Y轴增加),会导致直方图中像素的亮度范围变得狭窄,各种颜色的变化范围也小,对比程度下降

2、。过度调整将使图像变得灰蒙蒙的。如下2图。2:以RGB综合通道来说,如果缩短两个端点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将高光端点在X轴减少,或将暗调端点在X轴增加),会导致直方图中像素亮度范围被拉长。过度调整将使大量像素聚集于0和255处而丢失中间调。画面极亮极暗,颜色对比强烈。如下2图。3:以单独的RGB通道来说,过度降低高光,或过度升高暗调,都会对整体亮度造成限制。使整体亮度最高值低于255,或最低值高于0。如下图,过度降低蓝色通道的高光影响了整体亮度的上限,在亮度直方图靠近右端的地方出现了类似一刀切的效果。[+点击放大图片]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很难拍摄到充足的亮度范围,尤

3、其是暗调。这是因为,由于电流的杂波干扰使得感光电子元件对黑色的感应不平稳,常造成“黑场下不去”的情况,就是说该黑的部分不够黑。在直方图中就表现为暗调部分缺失。而在阴雨天气下拍摄的照片,很容易因为光线不足而导致高光部分缺失。这两个因素和在一起,造成很多照片看上去显得灰蒙蒙的,就如同我们上面的例子所使用的图。如果打开直方图,就会看到这样的图片色阶范围较为狭窄。那么我们就将色阶范围拉大,让0和255都有一定像素存在。如下左图。右图是调整前的直方图。首先将高光点在X轴减少些许,暗调点在X轴增加些许,让亮度直方图达到全范围,但注意不要过度以免造成端点像素堆积。这样调整完后天

4、空变得明亮了。但是整幅图片给人一种过亮的感觉,这当然和取景有关,天空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必然会造成整体偏亮。观察直方图也很容易看到,大量像素聚集在直方图较亮的区域。所以我们第二步在曲线中部建立一个控制点并减少它的Y轴,观察直方图中那片像素聚集区被拉长了。这样使得同样数量的像素分布在更广泛的亮度范围内,不再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并且是往暗调区域拉长。如果再往高光拉长(控制点Y轴增加)那就更亮了。注意以上虽说是两步,却是合在一次的曲线调整操作里面的,而不是完成第一次调整后再次使用曲线进行第二次调整。还有不要造成控制点的认识误区,不要认为控制点建立在暗调附近就是调整暗调,建立在

5、高光附近就是调整高光。影响图像的是曲线形态,控制点只是改变曲线形态用的。大家可以把下图第二步的控制点在曲线上移动,不管移到什么地方,只要曲线形态一致,图像调整效果就一致。[+点击放大图片]再来看下左图,和下右的直方图。该如何调整呢?我想,大家首先一定想到前面那种调整方法,就是将亮度范围拉长。没错,前面那种方法对于数码相片而言是最常用的方法了,可以说足够应付80%以上的情况。即使是一个幼儿都做得来,本教程既然名为大师之路,大家就不能满足于这种“幼儿科技”。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这张照片和上一张照片直方图的不同。如下2图,注意看比较两者从高光区域往中间调区域过渡的情况。可

6、以看出前者过渡较为平缓,从高光往中间调区域逐渐平稳上升。而后者则较为陡峭,在某一级亮度的时候有一个急剧的上升。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结合本课前面部分展示的格尔木至拉萨的海拔图就不难想象,这意味着如果提升高光部分,会造成大量像素整体提升。很容易形成像素在高光区域的合并现象。而合并现象会导致图像的细节丢失。这种现象在摄影上称为曝光过度。如下图是两幅图片同样处于曝光过度情况下的对比。为了让效果明显我们将背景设为黑色。[+点击放大图片]从上图我们感觉左右两边的图像在调整后都有曝光过度现象,高光区域的云彩都有一些细节丢失。但是右边的效果更佳明显。看起来似乎在调整曲线的时候,右边

7、调整的幅度大于左边。其实不然,两者都是将高光点设为输入195,输出255的位置。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那么为什么会觉得右边曝光更过度呢,有3个因素:1:两者原始亮度色阶分布不一样,前面已经分析过,右边的色阶在调整时候很容易产生高光像素合并现象。这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2:两者在图像中,高光位置的分布情况不同,注意这里不是指直方图,而是指图像本身。仔细看两者,左边的高光点分布在画面中大部分地方,远近的云彩都有高光点。而右边图像的高光点就集中在画面的中部偏右。这样一旦有曝光过度的现象,右图由于高光点较为集中容易形成点状的高光区,而左图形成的是片状的高光区。试想一下将100

8、个发光的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