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优秀家长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

ID:14922118

大小:7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1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_第1页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_第2页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_第3页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_第4页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成为优秀家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成为优秀家长》专题报告会今天有很多老朋友来到这里,我们今晚的报告会来研究亲子关系,关于亲子关系这个话题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都可以说上两句,也都可以按自己经历来理解。所以,这个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所有人都有发言权。面对这样一个话题来做演讲是有很大风险的,我记得有位演讲者是主张戒酒的,他认为酒精有害,所以他在会场的前面放了两个透明的杯子,一个里放酒精,一个里放白水,然后他把一只活的虫子放进白水杯里,可以想像,虫子在杯子里游来游去。然后,他拿出虫子来放进酒精杯,虫子一会就死掉了。这个时候他开始向会场所有人说:“大家说这说明什么?”结果没

2、有人回答他。足足问了三分钟,才有个醉汉站起来说:“这说明喝酒可以不招虫子!”可见,这样一个话题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只有我们进入相同的系统,延着一个方向去思考,你才能真的理解我要给大家传达什么信息。“抹去心灵的尘埃”是关于教育子女的误区。今天我们不是站在自己的人生起点上,而是站在孩子的人生起点上,来操纵孩子的命运!在我们脑海中,关于亲子关系的比喻有很多: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说“家长是领导,孩子是下属”;有说“家长是画师;,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是工匠,孩子是一块大理石”;“家长是工艺师,孩子是块塑泥”……我们教育孩子的基本模型是孩子是不

3、动的,是相对的,家长是主动的,你得听我的!我要教给他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做人道理。这种模型正确的一面是说出了家长在亲子教育中起的决定性作用。但错误的一面是把亲子教育看成是单向的教育。有很多家长向我讨秘方:“说我这孩子就是不听话,能不能让他听我话!”“我的孩子不好好学习,我怎么让他好好学习?”实际上,这样的秘方是没有的,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前提:家长和孩子必须建立稳定的、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支撑的亲子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家长才有探讨教育方法的可能性。如果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家长是无条件爱自己、所有出发点

4、是为了自己,那么你说的所有道理都没有用。所以如果这个关系没建立好,其它的方法都是空谈。现在市场上80%的关于亲子教育的书,都是研究怎么修理孩子。实际上这里错误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必须是互动的。孩子是人,而不是物。很小的孩子,尽管他说不清道理,但他能够感受到你是不是无条件的爱他。孩子得了80分,如果亲子关系建立得好,他潜意识里相信你不会因为他的成绩不够优秀而不爱他,他可以坦率的告诉你:“妈妈,我没考好。”而所有这些关系,秘决在于:这些关系都是潜意识状态,是一种感觉。对于小孩子,他是无法讲出道理的。所以,如果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教什么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5、。教育子女的正确观念。观念一:初生的婴儿经过20几年的“人化”才变成了人。亚里士多德说:人在出生时是可恶的小动物。通过和父母的长时间接触,在孩子的头脑镶入了什么叫人,人应怎么说话、行为,经过20几年,我们装了这样一些程序:什么叫尊严,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他人,什么叫人生、爱情、奋斗……然后这样一个孩子变成了人。一个孩子在生命初期“人化”过程出了问题,是终生难以恢复的。我们中国人值得庆幸的是,5000年的文化有巨大的弹性,这决定我们中国人精神上出问题的比例比西方小得多。而西方文化决定它的冲击性比较大。尽管这样,在市场经济来临以后,如果孩子“人化”过

6、程出了问题,他的思维有问题,那他在成年后会因为不正确的思考、导致不正确的感觉,引发不正确的行为,最终导致人生的失败。孩子能否积极上进、在课堂上和其他人互动,7岁以前就决定了。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初生状态是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实际上一切都是“14人化”的结果。观念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长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无论输入什么信息,孩子都会自动的存在潜意识里。所以到7、8岁以后,孩子出了问题,我们100%可以测出是家长在和他的互动关系中没有掌握规则。观念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

7、学校教育。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并不知道什么是语文、数学是什么。他回家说“妈妈,我不喜欢学数学。”,如果这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不喜欢数学,那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老师把数学讲砸了。或者就是孩子不喜欢老师。被教育者不信任、不喜欢教育者,在价值观上有冲突,而讨厌老师,这样他是没有办法学好的。也就是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形成稳定的相互关爱、信任的关系,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才能顺畅的流入被教育者心灵中。家长也是一样的,孩子能分清你我他在约1岁左右,就已经跟家长形成了稳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中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孩子跟父母间是用感觉传递的。在家长和孩子

8、之间最关键是0-3岁,如果这期间家长不能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感觉被忽略,自尊、自信就建立不起来,后续建立就会非常困难。3-7岁是大调整期,7岁-初中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