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

ID:14934862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_第1页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_第2页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_第3页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_第4页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新闻报道中的“偏向”,是指一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对事实真相和客观评价的偏离现象;这种“偏向”,是相对于新闻记者在报道中能否做到“真实”、“客观”、“公正”而言的。  大体上,“偏向”现象会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类是“事实真相”层面上的偏离,即新闻报道偏离了事实真相,记者描述的内容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假的,这类偏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新闻”

2、和“失实报道”;另一类是“客观评价”层面上的偏离,即新闻报道偏离了客观公正原则,记者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发表的见解是不够公允的,此类偏向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新闻偏见”。另外,事实层面和评论层面同时发生偏离的现象也并不鲜见。①  “偏向”一词,有“偏袒”、“偏见”、“倾向”等意涵。学术界更常用的一个术语是“偏见”,如“新闻偏见”、“媒体偏见”等。鉴于“偏见”一词贬义色彩太浓,而且其关注点局限于评论层面,不能很好地涵盖本文拟探讨的事实层面的偏离现象,所以,本文采用较为中性的“偏向”DOC格式论文,方便您

3、的复制修改删减一词,来探讨存在于新闻报道中的对事实真相和客观评论的偏离现象。  众所周知,报道内容要“真实”,发表评论要“客观”,这是媒体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违背真实和客观准则的“偏向”性报道屡屡出现。通常,事实出入太大或完全不符真相的报道,会被谴责为“新闻失实”或“虚假新闻”;评论不够客观或歪曲的新闻报道,则会被指责为“新闻偏见”或“新闻炒作”等。  本文拟着重探讨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一种较为复杂微妙的偏向:“有意”和“无意”两者

4、兼有的“混合偏向”。  “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  分析偏向性新闻的产制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不符合真实客观的因素是被有意地掺入新闻报道中的,可称为“有意偏向”;一些则是无意间产生的,即“无意偏向”。  在新闻的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和人物很多,包括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团体、消息来源提供者、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媒体管理层等等。鉴于各个环节牵涉的人物太多,容易引起混淆,为了叙述上的方便,下面本文将关注点集中在“新闻记者”这一环节上,也就是说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探究和分析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的“

5、偏向”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探究“无意偏向”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的根源,可能是记者所采访的对象或机构提供了虚假材料,也可能是记者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洞察力而发表不合实际的见解和报道。  而“有意偏向”的背后,则可能是记者意欲为广告商、赞助者、亲朋好友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正面报道,或是记者为了获得大奖或晋升职位而刻意编造轰动性新闻。  “无意偏向”的案例中,当事的新闻记者易获谅解。例如,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歌唱祖国》的演唱者,众多媒体对其做了大量的赞

6、誉有加的报道。然而,8月12日,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透露,开幕式上《歌唱祖国》的演唱者其实并不是之前广受媒体追捧的那位林姓小朋友,而是另一位幕后的小女孩杨沛宜。这样,对众多媒体来说,8月8日到12日期间发表的关于林姓小朋友的报道,骤然间被证明是偏离了事实真相的虚假新闻。然而,相关的新闻记者却有幸躲过了新闻失实所引发的舆论谴责,因为此新闻的消息来源是权威的奥运会开幕式相关负责人。这里,从新闻记者的角度出发,其发表的那些失实报道可说是属于“无意偏向”,即在记者不知内情或受误导的状况下发生的(然而,从

7、提供消息的个人或团体的角度出发看,这类报道则可说是“有意的”,即在消息提供者知悉内情但有意隐瞒的情况下发生的)。  “有意偏向”的案例中,当事新闻记者则难获谅解,特别是在行业法规较为健全的新闻体制中,编造“有意偏向”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报道的当事记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例如,1980年,《华盛顿邮报》女记者珍妮特?库克编造了题为《杰米的故事》的文章,描写一个叫杰米的小男孩被他妈妈和她的男友强迫注射海洛因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文章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要求严惩罪犯。然而,当警方追查该男孩下

8、落时,女记者拒绝透露消息提供者的姓名,编辑也支持她的决定。后来,这篇特写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然而,最终真相还是被揭露了出来:根本不存在这个男孩,故事全是编出来的。②这位造假记者居然还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是个罕见的特例——她钻了当时美国法律保护提供匿名消息来源者权利的空子。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这位造假记者最后还是东窗事发,不仅奖项被收回,还落了个被开除的下场。  理论上讲,新闻记者应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提供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为己任。然而,从实践上看,新闻记者在选择消息来源、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