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ID:14942226

大小:26.1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1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第1页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第2页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第3页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第4页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第28卷第4期2009年7月地质科技情报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Vol.28No.4Jul.2009蔡成国,顾汉明1a1a,1b*,李宗杰,赵迎月21a(1.中国地质大学a.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b.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摘要:详细分析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震特征反演以及随机反演3种反演算法及其特点,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反演试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与地震反射资料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反演结果分辨率不高。随机反演能客观地描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的分布特征,克服——————————————————————————————————————---------------------------------------------------------

3、---------------------------------------了其他反演结果存在连续性、成层性的缺陷,但该方法难以求取准确的变差函数。3种反演结果中,地震特征反演结果与井史储层发育段的吻合率最高,说明地震特征反演在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震特征反演;随机反演中图分类号:P631.414,TE12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849(2009)04-0091-05波阻抗反演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项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至今已广为

4、流[1-3]行。早期波阻抗反演以基于褶积模型的叠后一维波阻抗反演为主,如/普通递推法0、/稀疏脉冲法0和/以模型为基础的方法0,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4-6][7]了蓬勃发展。1983年,Cooke等介绍了地震资料广义线性反演方法,从而揭开了波阻抗反演技[8]术的新篇章。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周竹生等认为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进行约束反演可克服单一线性反演方法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宏兵[9]提出了一种递推反演与宽带约束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利用单道反演方法不能在根本上消除噪音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有人进行了无井多道反演

5、和有井多道反演的研究[10-11],使波阻抗反演方法更加完善[12-14]。——————————————————————————————————————------------------------------------------------------------------------------------------------塔河油田主要开发目的层奥陶系的地质条件和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复杂,因此对储层预测多解性严重。受构造、岩溶、古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具有下述特点:岩石基质均匀、致密,孔隙度低,渗透性差,缝洞空间

6、分布极不均匀,且[15-16]缝洞中的充填状态和性质各不相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资源潜力大,成藏条件好。碳酸盐岩储层的基本特征是:1基岩孔隙度、渗透率低,难以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o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是碳酸盐岩主要的有效储集空间,是形成良好储层,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碳酸盐岩储层在纵、横向上非均*质性极强,好储层的分布规律不清;?储层埋藏较深(大都位于5000m以下),加之奥陶系顶部地层遭受过强烈风化剥蚀,其地震信号能量弱且杂乱,加大了储层预测难度。正是由于碳酸盐岩性质的特殊性,导致该地区的储层预测精度一直不高,因此亟需对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塔河南

7、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笔者拟采用不同的反演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研究,优选适用于本区储层特征的反演技术,为实际地震记录的波阻抗等物性参数反演确定合适的反演过程及控制参数。1基本原理1.1多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多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是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基础上的递推反演方法,其基本

8、假设是:地下反射稀疏的出现符合伯努力分布,反射系数的大小符合高斯分布。从地震道中根据稀疏的原则抽取反射系数,与子波褶积后形成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合成地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