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ID:1496118

大小:1.8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7-11-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4课BC1046BC771BC476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朝代更替结构示意图东周(BC770-BC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东周周朝春秋战国政治经济军事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礼乐征伐出自诸侯→礼乐

2、征伐出自大夫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称霸天下的欲望二、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1.背景:2.内容:“相地而衰征”3.影响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 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史记》云:“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维护奴隶制统治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

3、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卷13《周末风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论战国风俗战国七位君主变法示意表魏文侯〈李悝﹑吴起变法〉前445-387年楚悼王〈吴起变法〉前401-381年秦孝公〈商鞅变法〉前364-338年齐威王〈邹忌变法〉前356-320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前325-299年燕昭王〈乐毅变法〉前312-

4、279年韩昭侯〈申不害变法〉前362-333年战国的变法潮流魏文侯变法李悝政治经济“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强调法治,制定《法经》吴起军事“尽地力”的农业政策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1.内容创建军队“武卒”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1)对魏国:2、影响:3)对历史进程:2)对其他诸侯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管仲、李悝——法家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

5、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1.探究——以上三位改革家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代表?体现了他们什么思想主张?吴起——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名称分类管仲改革李悝变法时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内容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相地而衰征”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肺沟洫”;强调法治。成效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使魏国走进封建社会2.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

6、异同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西周都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附属国有何不同?分封制的作用如何?1.概念:2.目的:3.范围:4.内容:5.作用: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巩固西周统治。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 诸侯继续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分封制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分封制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

7、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什么方法?什么是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宗法制起了什么作用?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所谓宗法制,指的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逐渐完备。核心:内容:维护的工具:作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大宗、小宗体系礼乐制度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度核心)。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为

8、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而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成为大宗。小宗则是相对与大宗而言的。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学思之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