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

ID:14976238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_第1页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_第2页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_第3页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讲人:王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一、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二、主要学历1973年-1977年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1978年-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硕士学位二、主要学术经历1983年-1985年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1992年10月-1993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系,访问学者1993年2月-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

2、所,访问学者1996年10月-11月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访问教授1996年12月-1997年3月德国明斯特大学莱布尼兹研究所,访问学者2000年9月-2001年6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69年9月-1973年9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四营二十五连工作1977年3月-1978年9月一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工作1981年9月-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5年晋升研究员,1999年任逻辑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12月---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四、主要

3、工作经历1969年9月-1973年9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四营二十五连工作1977年3月-1978年9月一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工作1981年9月-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5年晋升研究员,1999年任逻辑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12月---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五、研究专长逻辑、分析哲学、形而上学六、科研工作1、独立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项目研究《“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专著2003)(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

4、)2、独立完成国家社科项目(青年)《弗雷格思想研究》(专著1996)3、参加完成张家龙主持的国家社科95重点项目,所承担的部分形成专著《走进分析哲学》(1999年),该书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年)4、参加完成周礼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逻辑百科辞典》,该书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2-1994)5、参与完成张清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逻辑哲学导论》(2002年)6、正在参与张清宇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逻辑及其在哲学、语

5、言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的研究,2005年完成7、专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77-1991)。七、主要专著A著作:《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2005年第2版,修订版《弗雷格》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弗雷格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年《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哈佛燕京丛书)《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0年3月《寂寞求真》文联出版社1999年《理性与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

6、社2003年《逻辑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逻辑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寂寞求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逻辑方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B主要论文:(90年代以来)文本解释《求是学刊》2010年第4期讨论“是”与“存在”的问题、方式与结论——评倪梁康的回应《世界哲学》2010年第4期“读不懂”的柏拉图(上)《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读不懂”的柏拉图(下)《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函数结构——纪念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发表130周年《哲学研究》2009年第11期逻辑与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

7、9年第6期读不懂的矛盾律——与中译本《形而上学》商榷《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是”与逻辑:一个平凡的故事——与程忠堂先生商榷《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中国逻辑史的研究为什么需要“比较”《哲学动态》2007年第5期逻辑的观念与理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求是学刊》2007年第3期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从最新出版的两部分析哲学著作谈起《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可说不不可说”之说《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意义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是真的”与“真”

8、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世界、事实与个体——维特根斯坦的一种逻辑视野《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什么是逻辑分析?《年度学术2005》,赵汀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