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

ID:14976801

大小:2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1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_第1页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_第2页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_第3页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_第4页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篇一:关于成立十八家王氏家族宗亲组织倡议书修编新型家谱传承宗族文明建议出电子版家谱历史,就是故事,就是先辈的故事,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的故事。文明,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留下来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包括一切传说、神话、灵异、鬼怪及种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之事、之物。文明的种种遗存方式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国家就是国史,在家族就是家谱。人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以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在中国,宗族文明非常发达,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宗族文明的总和。而宗族文化的最大载体

2、就是家谱(皇室家谱称玉牒或金牒)。家谱,因为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所以是维系家族最宝贵的圣物。11中国家谱的渊源可溯至远古,三皇五帝时代,各个部族就有专人记录本部族传递世系。到夏商周三代时,国家设有史官,专门记录王室以及各贵族的世系,并汇集成书,周代的《世本》,就是一部各姓世系总谱,这是中国谱牒的最早著作。魏晋时期,家族修谱之风盛兴,于是在皇室和贵族世谱之外,又涌现了大批各姓的宗谱和各家族的家谱。北宋欧阳修、苏洵分别创造欧式族谱和苏式族谱后,修谱之风在中国长盛不衰。20世纪中期,由于历史变革,修谱工作大面积停止了。最近

3、50年来,首先是台湾掀起了修家谱的热潮。1978年以后,大陆也开始有重续的行动。但是,多年来,修谱成果不多,成就有目共睹。其原因,囿于旧制,弭功费力,财才难济。根据家谱史和传统家谱体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修编新型家谱,传承宗族文明,应该是当前修谱工作的主流。一、什么是新型家谱?不管有无传统家谱,以自己和己妻为原点,上溯可知可查之祖,下及已生之后,旁及可知可查之血亲,按新型家谱之体例修编成册,即为新型家谱。新型家谱省时节力,以微末投入,既可单系存留自己家史,使后人可知来处,也为后人财富,又可纳入家族总谱,以支系备查备考,也为后人后路,血

4、脉相通。二、新型家谱的体例11传统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来自:www.zaidian.cOm书业网:家族基金会成立倡议书)小异。一般有:谱名、谱序、目录、谱例、谱论、恩荣录(敕诰、光荣榜)、遗像及像赞、姓氏源流、家规家法、祠宇、五服图、宗支世系、传记、谱系本纪、族产、契据文约、坟茔、仕宦记、年谱、艺文、派语、领谱字号、续后篇、纂修与捐资人名等,有的还包括家族聚集地图。新型家谱的体例也如此,但可撮其大要而为。(一)谱名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

5、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谱名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称作“X氏(家)族谱”、“X氏家谱”、“X氏家乘”、“X氏宗谱”,也有的称“X氏统谱”、“X氏通谱”、“X氏统宗谱”或“X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也可以这样命名:地名+姓氏+修编年,如大理下关董氏家谱(2010年修)。11(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

6、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三)谱例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

7、遵循的原则。谱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四)谱论11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五)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

8、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现代多收集勋章、证书、奖状、光荣榜等。(六)像赞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像赞,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