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

ID:1497788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1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_第1页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_第2页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_第3页
资源描述: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沉积相(或相):沉积环境及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的综合。相标志: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以及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沃尔索相律(或相序递变规律/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临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相序:在一个连续地层剖面中出现的沉积相的排列。相模式: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或:沉积模式,以图解、文字或数学等方法来表现的理想化的和概括性的沉积相。洪积扇(冲积扇):在气候干热、地壳升降运

2、动较强烈的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它具有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故又称为冲积扇。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季节性暴雨时,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口处,由于坡度突然变缓,流速骤减,水流分散,搬运能力减弱,而使碎屑物质快速堆积下来,形成一种扇形沉积体,称为冲积扇。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

3、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沉积体系: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边滩:又称“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边滩沉积构成:上部由河漫滩沉积构成,两者的厚度比接近1:1,层序具典型

4、的向上变细、变薄的特点。天然堤: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粉砂、泥沿河床两岸迅速堆积所形成平行于河床的砂堤。决口扇: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部分水流由决口流向河漫滩,砂、泥物质在决口处堆积成扇形沉积体。网状河:多河道、弯曲度大、宽深较小、河道稳定性好,60%~90%被江心洲占据,发育在地形非常平缓的地区,沉积物偏细、流速缓。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干扰,是静水环境。三角洲:是指河流注入湖泊在河口浅水缓坡带,由泥砂堆积形成的、向湖心突出的似三角形的碎

5、屑沉积体。或:在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将携带的泥砂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发育于水下的楔形牵引流沉积体。或:是指由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稳定水体(海、湖)中形成的扇形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海、湖)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障壁岛: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以其对海水的遮挡作用而构成泻湖的屏障。无障壁海岸带:海岸线较平直,向广

6、海无障壁。障壁海岸带:海岸线曲折,向广海一侧发育障壁。泻湖:是被障壁岛所遮挡拦的浅水盆地,它以潮道与广海相通或与广海呈半隔绝状态。潮坪:又称潮滩,主要发育在波浪作用较弱的中—大潮差海岸,并同海湾、泻湖、河口湾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环境伴生。陆表海:(epeiricsea,epicontinentalsea,inlandsea,continentalsea)也可称作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等,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陆缘海:(pericontinetalsea)位于大陆边缘

7、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范围较小、较深的浅海。泥晶套:内石藻在碳酸盐颗粒边缘钻孔或向外生长,以及泥晶碳酸盐在孔洞或藻间沉淀成充填造成的。礁:(reef)狭义的礁即所谓的生态礁,是指造礁生物原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构,他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形地貌特征。广义的礁实际上是指厚的碳酸盐岩体,横向延伸不远,即是一个三度空间上的碳酸盐岩几何体,包括众多同意或基本同意的多种名词:石化礁、生物礁、有机建造、生物丘、灰泥丘、生物层、层状礁、地层礁等。生物礁:一般所指的生物礁是指狭义的生物礁或生物骨架礁,即限于具有生物建造的

8、抗浪骨架的碳酸盐建隆。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成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泥石流:是山麓环境中常见的在水流中含大量弥散的粘土和粗细碎屑而形成的粘稠的呈涌浪状前进的一种流体。浊流:是一种在水体底部形成的高速紊流状态的混浊的流体,是水和大量呈自悬浮的沉积物质混合成的一种密度流,也是一种由重力作用推动成涌浪状前进的重力流。浊积岩:广义浊积岩是指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