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ID:14993785

大小:1.5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31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煤炭行业背景1.1煤炭行业特点煤炭作为基础能源,长期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煤炭,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工业本身的产业结构,其采矿设备装置、从业人员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煤矿事故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提高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发生这些特大事故的原因主要是:(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

2、,进行精确人员定位;(3)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为了维护煤矿安全生产,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等四部委出台了《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意见》规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口要挂牌准确标明井下实际作业人数。也为一旦发生煤安事故好及时组织抢险的最低的技术措施底线。煤矿工人作业强度大,工作压力重,加上各种现实的因素存在,很难要求每个下井人员都自觉的在下井前进行身份签到,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

3、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同时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1.1煤炭工业对定位系统的特殊要求1.1.1高可靠性、高稳定度、高准确性的定位系统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不仅要有正确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机构,还要有灵活高效的信息网络,才能将正确决策迅速传达到企业各层从而得到执行。现代煤炭生产企业在大好的市场机遇下也

4、得到的迅速壮大和发展,企业面临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Whenever,Wherever,Whoever”式的高效实时的查询手段,提高各部门各工种协作效率,使运营决策指令可以及时有效传达,特别是日常工作中生产、安全管理指令能及时传达到矿井的各个工作地点,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1.1.2安全高于一切鉴于煤炭行业各种因素比较复杂的具体情况,利用井下考勤定位系统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隐患排查和动态跟踪,对于促进煤矿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煤矿安全监察由被动式变为预防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煤矿井下作业面的特殊环境,井下定位

5、系统本身必须是一个绝对安全的系统,必须通过国家的防爆认证和MA认证,系统设备本身不能成为安全的隐患。只有确保所安装设备本身是安全的,在应对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才能确保使用单位的安全可靠,使生产更加安全。第二章KJ214煤矿人员考勤管理系统介绍2.1系统简述2.1.1系统概述(1)KJ214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是济南新云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而成。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具有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安全保密性能高、对人体无电磁污

6、染、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2)KJ214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KJ21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3)KJ214煤矿

7、人员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报表查询、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2.1.2系统设计依据l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l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l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l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l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

8、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l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lGB/T75-94《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