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ID:14994420

大小:6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31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执笔:华罗庚实验学校杭海燕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是由《蒲公英》、《三袋麦子》和《哪吒闹海》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单元所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习作《这儿真美》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蒲公英》要求复述,《三袋麦子》要求会讲述这个故事。2、会认、读本单元47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其中28个生字及新词要求会写。3

2、、认识2个多音字“泊”和“干”。4、会用“嘱咐”造句。5、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6、能把自己做过的、看见到、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能复述或讲述课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4、学会习作。难点: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2、能复述或讲述课文。3、学写作文。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串联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来。(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蒲公英》反复诵读、积累语

3、言,能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能模仿文本的语言形式在不同情境中想象表达蒲公英的心声。《三袋麦子》能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演一演《哪吒闹海》抓住“闹”字,通过品读故事体会哪吒的品质,丰满人物形象以“闹”为线索帮助学生练习讲故事二.篇目教学分析《蒲公英》1、教材解读《蒲公英》是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做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

4、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教学突破: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3、教学资源运用(1)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2)新补充阅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3)语文补充习题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

5、课时)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初读,整体感知全文,细读精思,突破教学重点。随课文进行分散识字。第二课时:品读感悟,突破教学难点。⑴激趣导入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动画,并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⑴初读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就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在读给大家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⑵精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各学习小组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里面进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难,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采取读

6、、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⑶汇报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方法,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⑷赏读体味  在此环节教学中,要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回味。我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如临其境地读。⑴想象说话在学生学完全文后,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

7、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两个问题,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此,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着学生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创新的价值,走向创新的人生。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心灵的对话。6、课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