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

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

ID:15001364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1

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_第1页
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_第2页
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6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每题6分,共60分)1.区间平均速度指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时间平均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由区间平均速度推算时间平均速度的关系式为。2.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中,假定各交通区间的出行量和起点交通区所产生的出行量及吸引到终点交通区的出行量成正比,并且和交通区间出行时间的平方和成反比,交通区间出行时间均为10分钟,三个交通区产生量、吸引量以及C→A未来出行分布量如下表,试作出行分布计算,得x=,y=,z=。交通量吸引量产生量A240

2、03600B16002000C40005000终点交通区ABC起点交通区AX起点交通区BY起点交通区C208Z3.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指、与。1.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可分为固定式单向交通、、、。2.智能运输系统可分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和自动公路系统。3.交通事故现场调查主要有时间、、和调查。4.道路交通主标志按作用可分为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5.交通工程中用以衡量声压大小的标准有SPL、dB(A)及L10,各自含义为:、和。6.停车调查的方法有连续式调查

3、、和询问式调查;停车需求预测可归纳为建立土地利用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模式的基于类型分析法的模型,建立停车需求与城市经济活动、土地使用等多因素相关的基于相关分析法的模型及基于停车与车辆出行关系的出行吸引模型。10.在公路设计中,对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主线连接处、交织区均采用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多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处采用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级服务水平。二、简述题(50分)1(15分).简述SCOOT、SCATS、TRANSYT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原理及参数优化方法。2(15分).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功能是什么?分

4、别采用哪些常用的主要模型?各种模型有何特点及适用条件?3(20分).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一、计算题(40分)1(10分).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2(10分).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L=1500m东→西西→东t(秒)XYZt(秒)XYZ1215.3

5、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3(10分).某设左转专用道的信号灯控制十字交叉口,设左转专用相位,信号周期为40s,每周期内可通行左转车3辆,如果左转车流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假定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这种延误在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10分).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

6、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