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

ID:1500844

大小:13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1-12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_第1页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_第2页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_第3页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_第4页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仕雅-浙江财政改革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财政改革与发展经验主讲:周仕雅简要提纲“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启示浙江“省管县”体制为何能坚持半个世纪?浙江“省管县”体制对城市化的作用有多大?如何看待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经验?浙江经验对其他省区有哪些启示价值?浙江经验有哪些理论价值?1.1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 制度变迁第一阶段(1949—1950年),中央集中体制。浙江全省各项收入,全部归中央财政收入,各项经费开支,逐级向上一级财政机关报销。第二阶段(1951—1953年),“省管县”体制初步形成。1951年,省级财政建立。1953年,浙江省普遍建立市、县一级财政,省规定市、县的收支范围和年

2、终结余的处理办法。1.1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 制度变迁第三阶段(1954—1970年),“省管县”体制下的调整。包括“以收定支,一年一定”、“划分收支,以收定支”、“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等内容。第四阶段(1971—1979年),“省管县”体制受到挑战。1971年,建立地(专署)一级财政,省不再与县发生直接的财政结算关系。1.1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 制度变迁第五阶段(1980—1992年),“包干制”下的“省管县”财政体制。省与市(地)、县(市)实行两级包干。形成了“省管市、县”的财政体制,确立了县(市)与市(地)在财政上同等结算地

3、位,即“省管县”财政体制。第六阶段(1993年至今),“分税制”下的“省管县”财政体制。1.2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 基本特征一是省与市(地)、县(市)直接结算。尽管市(地)对县(市)在一定范围内还有部分结算关系,但在与省的结算上都处于同等地位。二是确保省级财政拥有必要的调控能力。浙江省财政从1994年起,对市、县财力增量集中了“两个20%”,即地方财政增收额的20%和税收返还增加额的20%,但对少数贫困县和海岛县给予适当照顾。此后,财政体制作了进一步完善,但集中这两个20%没有变。1.2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的 基本特征三是实行市、县财政、地税合署办公的组织机构安

4、排。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一个党组、两套班子(财政、税务)、三块牌子(财政、国税、地税)的管理体制。到1997年,国税机构单独分设并实行垂直领导,而财政与地税仍保留一个党组、两套班子、两块牌子,各市、县财政局局长仍兼任地税局局长直到现在。从实践来看,这样的组织机构精简高效,并有利于坚持省管县财政体制。1.3“省管县”财政体制 能在浙江坚持下来的原因分析坚持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与浙江的省情相适应。浙江省是全国国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从省会到各市、县及市到县的距离较近。“省管县”财政体制与浙江经济体制特殊性的相适应。浙江是资源小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又不是全国

5、工业重地,省、市资源支配权较少。企业和民众的自主意识和自治传统是“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思想基础。简要结论浙江省坚持“省管县”财政体制同省情密切相关,它是基于“利益斗争”与”动态平衡“的结果。虽然该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几经变迁,但基本内容保持不变,如省里保持一定的财力调控、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区别对待、适当照顾中心城市发展等。2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 对城市化的作用有多大?▲2.1浙江省的城市化进程第一阶段(1949—1957年),正常上升阶段;由1949年的11.8%上升到1957年的14.3%。2、第二阶段(1958—1965年),剧烈波动阶段;骤升到1960年的22.4%后又回

6、到14.3%。3、第三阶段(1966—1977年),徘徊停滞阶段;在12年中大多徘徊在14%上下。4、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35%,2003-2009年51-57.9%,目前60%。2.2浙江省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看,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和专业市场的推进作用非常明显;从城镇规模结构上剖析,小城镇发展快、数量多,大中城市数量基本稳定;从城镇的空间布局看,沿海平原和内陆山地的城镇密度反差强烈。2.3浙江省城市化的主要成因总体上分析:一是改革开放大大加速了浙江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得益于相关政策的调整。设市建镇标准的放宽,城镇数目急剧增加;各

7、类开发区的竞相建设更是带动了原有城市建设。正常发展态势分析:一是农村工业化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一是经济的市场化到达到一定的程度;二是农民的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四是土地、户籍等制度约束放宽到一定界限。国外经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2.4“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城市化的贡献▲对小城镇发展有较大的贡献。据统计,浙江小城镇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直接作用表现在,县域范围内重点扶持发展中心小城镇的积极性比较高,也能从省里直接争取到相应的财力支持;间接作用表现在,小城镇的发展能够给县一级地方政府带来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