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

ID:1510364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_第1页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_第2页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_第3页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_第4页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儿童骨肉瘤进行手术及化疗。结果12例随访患儿3年生存率达76%。结论儿童骨肉瘤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疗法,但化疗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关键词】骨肉瘤;儿童;化疗;手术治疗骨肉瘤(osteosarcoma)是除浆细胞瘤以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各国统计数字差异较大,约0.1/10万~1/10万。由于该病好发于青少年长骨时期,起病时无典型临床症状,极易与外伤混淆,且恶性度高,早期即可能发生转移,危害性大,死亡率很高[1]。我们从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20例骨肉瘤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

2、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13岁,平均9岁。肿瘤位于股骨8例,胫骨6例,肱骨4例,腰椎2例。本组病例均因患儿主诉疼痛就诊。发生于关节部位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及肿胀情况,有的患儿因误诊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无效而就诊。52治疗方法采用化学疗法及手术治疗,主要化疗药物为周期性非特异性药物[阿霉素(ADM,30mg/m2)、顺铂(DDP,100mg/m2)、环磷酰胺(CTX,200mg/m2)]以及周期性特异性药物氨甲喋呤(MTX,8~12g/m2)。本组患儿均采用Rosen制定的一系列(T4,T5,T7,T10和T12)化疗方案中的T7治疗方案,即术前化

3、疗加术后辅助化疗。术前联用阿霉素、顺铂,术后2周起联合应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采用根治性切除或截肢。本组患儿均按Enncking肿瘤切除原则行原发性肿瘤广泛或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采用自体取髂骨或同种异体植骨等手术方法,术后患儿用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保护4~6周,嘱患儿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行康复治疗。3治疗结果本组20例,随诊12例,随访时间1~3年,其中6例患儿保肢治疗,定期化疗。4例患儿截肢,2例患儿发生血液转移。随访患儿3年生存率达76%。4讨论4.1骨肉瘤的临床特点5典型骨肉瘤常见于11~20岁,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常于轻伤后发生,

4、但损伤和骨肉瘤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严重而难以控制的疼痛,伴有肿胀、局部皮温增高、活动障碍及肿块等。疼痛开始为隐痛,逐步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疼痛明显,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步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溶骨性较成骨性为软。患处可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瘤体侵犯关节,可出现明显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就诊时就有其他部位转移。其X线表现可分为:(1)有些骨肉瘤可能是纯粹的X线不透射,肿瘤骨密度致密,纹理杂乱,并向软组织扩展,呈日光放射状骨纹,这一类骨肉瘤有时被称为硬化型;(2)有些骨肉瘤可能完全是X线透射,在骨内出现大片

5、溶骨区,称为溶骨型;(3)大多数病例是X线阻射和X线透射的混合型。骨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以及葱皮样、日光放射样改变等,但骨膜反应在骨肉瘤中没有特异性。4.2骨肉瘤的手术治疗手术一般多采用根治性切除或截肢。其手术治疗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保肢手术应提供和截肢一样的治愈机会;短期风险和长期并发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肢体的功能和外观结果等同于或优于截肢;重建方法获得患儿及其父母的接受[2]。对肢体骨肉瘤目前多采用保肢手术,首选截肢的仅10%~155%。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充分的外科切除和敏感的化疗反应是影响局部复发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故保肢手术时,外科医生必须严格遵守肿瘤外科原则

6、,必须建立无菌组织面,术前三维成像对手术计划很重要。对以下情况需考虑截肢:(1)肿瘤已使肢体完全丧失功能者;(2)术前检查已失去保肢条件或限于经济和技术条件,不能采用保肢手术者;(3)肿瘤严重肿胀、皮肤有破溃危险,或疼痛剧烈,或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已发生肺转移,难以忍受极大痛苦和长期体力消耗者。(4)肢体功能严重丧失,或经关节切除后无法施行功能重建者。对于有些无法切除的骨盆或脊柱肿瘤,目前多采用姑息性减压以减少神经的损伤。4.3骨肉瘤的化疗化疗贯穿于骨肉瘤治疗的全过程。研究发现[3],尽管针对骨肉瘤采取传统的超关节截肢或关节离断术,但仍有85%左右的骨肉瘤病例在术后1年内发

7、生远处转移的事实,促使骨肿瘤学者将治愈骨肉瘤的希望寄托于全身的化疗。目前多主张术前大剂量全身化疗[4],其优点在于:(1)全身大剂量化疗可杀灭血液及肺部微转移灶,控制远处转移;(2)化疗可缩小原发癌灶,使其形成假包膜,增加切除机会;(3)通过肿瘤坏死率可判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指导术后化疗。【参考文献】[1]姚阳.骨肉瘤的临床与研究现状[J].肿瘤,2005,25(3):201.5[2]陈可新.儿童骨肉瘤的手术治疗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1):1637.[3]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