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ID:1510471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1页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2页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3页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4例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分析【关键词】干眼症临床特征分析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为了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现将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干眼症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疑似患者进行症状调查,常规裂隙灯检查、SIt、BUT、fl检查,对确诊的64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45例,年龄24~67岁,平均45.7岁。1.2临床表现64例患者中有干涩感52例(81.3%),异物

2、感47例(73.4%),眼疲劳44例(68.8%),眼红15例(23.4%),烧灼感11例(17.2%),视物模糊9例(14.1%),痒感7例(10.9%)。41.3诊断标准参照庞国祥[1]和赵家良[2]以及2003年全国眼表疾病研讨会提出的干眼症的诊断标准:①SIt≤5mm/5min为强阳性(++),<10mm/5min为阳性(+);②BUT≤5s为强阳性(++),<10s为阳性(+);③角膜上皮着色点≥8个或≥2分为阳性(+),≥5分为强阳性(++)。上述检查中必须伴有主观症状,同时客观检查有两项阳性即可诊断为干眼症,或有主观症状伴有一项客观检查强阳性也可诊断为干眼症。

3、1.4治疗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爱丽组32例,贝复舒组32例。采用爱丽(日本参天公司生产)、贝复舒(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滴眼,4次/d,1周后复查,调查症状,检测BUT。2结果爱丽组和贝复舒组用药前BUT分别为(3.78±1.40)mm,(3.68±1.42)mm,用药后提高到(4.67±1.35)mm,(4.69±1.36)mm,两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症状改善方面,爱丽组有22例(68.8%)自觉症状有所缓解,贝复舒组为20例(6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3讨论正常眼表面覆盖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过去人们对于

4、干眼症的认识局限于泪液严重不足引起的干燥。近年来的研究了解到干眼症不仅包括泪液缺乏引起的眼干燥,也包括泪液的量正常而其他因素不正常而致的泪膜不稳定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在干眼的诊断中,应认真仔细的了解患者的症状及变化。在我院门诊中干涩感(81.3%)为最常见,其次为异物感(73.4%)、眼疲劳(68.8%)。轻度的干眼症状易被患者忽略,而中或重度的干眼症不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痛苦,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混浊,视力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此病的治疗,而应用人工泪液是干眼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本组研究选用爱丽和贝复舒两种滴眼液。爱丽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

5、可容纳众多水分子,有直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伸展的作用,具有保存泪液和稳定泪膜的功能[3]。贝复舒的主要成分是基因重组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能刺激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加速角膜上皮再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减轻角膜上皮的再脱落损伤[4]。通过比较,二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眼部不适,延长BUT。因此,我们认为,爱丽和贝复舒都是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4【参考文献】[1]庞国祥,王良乐,董怡.眼干燥综合征50例[J].中华眼科杂志,1994;30:391[2]赵家良.干燥综合征的眼部表现和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1985;21:222[3]吴志洁,肖霞.治疗角膜上皮新药爱丽

6、滴眼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65[4]赵治,石春和.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14(4):28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