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ID:15108076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1页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2页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3页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4页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SNIP)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能寻找到cmyc与SNIP发生的性。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0~2007年鼻腔内翻乳头状瘤存档蜡块20例,另取瘤组织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myc相关抗原。在显微镜下(×4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平均光密度、阳性反应面积和所有细胞总面积,计算阳性面积率。采用HP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cMyc在

2、各组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NIP中cMyc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为0.3290±0.0218,对照组cMyc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为0.0854±0.0112;SNIP中cMyc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为0.2873±0.0152,对照组cMyc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为0.0754±0.0124,SNIP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中的高表达,有助于SNIP的诊断。【关键词】cmyc;鼻腔内翻乳头状瘤;免疫组织化学;相关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

3、nasalinvertedpapilloma,SNIP)9是发生于鼻腔鼻窦的粘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为良性,但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生长,局部破坏性强,易复发和恶变,据报道其复发率从30%~78%不等,恶变率从5%~21%不等[1],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一直是临床及病理医师关注的焦点。原癌基因cmyc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它不但参与了细胞的重要活动增殖,分化与凋亡,而且还涉及了人类肿瘤的发展和演进[2,3]。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与正常粘膜

4、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cmyc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的发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材料来源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0~2007年鼻腔内翻乳头状瘤存档蜡块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所有切片经病理学专家诊断为鼻腔内翻乳头状瘤。另取瘤组织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  1.1.2材料分组将实验分为鼻腔内翻乳头状瘤组和对照组。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1.2.1主要试剂浓缩型鼠抗人cMyc9单克隆抗体,(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超敏即用型SP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试剂

5、盒(福州迈新公司);DAB显色试盒及多聚赖氨酸(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主要仪器YWY781型医用微波仪,250W,50Hz(浙江临安电子器材厂生产);家用高压锅;电热恒温干燥箱(湖北黄石医疗器械厂生产);显微镜成像系统(Olympus公司)。  1.3方法  1.3.1蜡块切片厚5μm,贴片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洁净载玻片上,置于烤箱烤干待用。  1.3.2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myc相关抗原  具体步骤:  ①4μm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后,0.01MPBS(pH7.4)漂洗3×3m

6、in;  ②抗原修复(柠檬酸缓冲液微波抗原修复法),室温自然冷却后,0.01MPBS(pH7.4)漂洗5×3min;9  ③滴加3%过氧化氢,37℃湿盒孵育10min以抑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0.01MPBS(pH7.4)漂洗3×3min;  ④正常羊血清37℃湿盒孵育10min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  ⑤甩去多余血清,分别滴加一抗,4℃孵育过夜,0.01MPBS(pH7.4)漂洗3×5min;  ⑥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37℃湿盒孵育10min,0.01MPBS(pH7.4)漂洗3×3min;  ⑦滴加

7、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复合物37℃湿盒孵育10min,0.01MPBS(pH7.4)漂洗3×3min;  ⑧滴加新鲜配置的DAB显色液显色,光镜下控制反应时间(约3~5min),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  ⑨苏木素复染,流水冲洗,1%盐酸酒精分色数秒,流水冲洗,0.1%氨水返蓝;  ⑩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并镜检;9  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组,购买的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组。  1.3.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断  cMyc以胞核或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除细胞核染成

8、蓝色外,应无棕黄色反应物。  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同济千屏影像公司)对cMyc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完整而不重叠的高倍镜视野(×4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平均光密度、阳性反应面积和所有细胞总面积,计算阳性面积率(阳性面积率=单位面积中阳性反应的总面积/单位面积中细胞的总面积×100%)。以每例5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的平均值作为该例的测量值。  1.4统计学处理  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