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

ID:15114500

大小: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_第1页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_第2页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_第3页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_第4页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六、自由发言,畅谈如何做好四好少年同学们结合学习及路队、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方面谈谈如何做四好少年(发言稿附后)七、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胡爷爷贺信,争做四好少年”主题班会活动,在大家的认真准备下,终于成功举行了。大家通过活动,更深刻的理解了争当四有少年的标准,展示了阳光少年的风采。老师真心希望,队员们在学校都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热爱祖国,勤奋学习,都成为新时期的阳光少年。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篇二:新八德主题班会新八德主题班会班会目的: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内化“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守法”六个方面的“八德”内容

2、形式:问答比赛、讨论、班会过程:1、了解名人立志的故事和警句主持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您们好!今天我们的班会课主题是:理想、立志。理想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它犹如浩翰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虚度光阴;有的人一愤骥足,勇往直前。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想和意志在起作用。主持乙: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以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志向作不懈的努力,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别人叹息、厌世、游荡玩乐的时候却挥汗耕耘。中国有大量歌颂理想和立志的警句。下面我们说一些名人名言,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是谁。猜对的同学会得到一份小

3、小的奖品。甲: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乙:志当存高远。(诸葛亮)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乙:青年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孙中山)甲:没有抱负的人,他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有杰出成就。(华罗庚)乙:有志者事竟成。(范晔)甲: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讲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请大家猜猜主人是谁,猜中的同学同样得到一份奖品。乙: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

4、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请问这位少年是谁?(毛泽东)甲: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敬毕恭的站起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

5、。请问这位少年是谁?(周恩来)乙:歌德巴赫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的定理。请问这位少年是谁?(陈景润)2、引导学生立足现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甲: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理想)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时此刻,我们来探讨几个问题:(1)如何

6、实现自己的理想?(2)现实生活哪些事情最容易影响我们的意志,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处理?(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3、主任总结,画龙点睛4、主题班会结束八德教育系列主题班会篇三:“新八德”素质教育系列:“新八德”素质教育系列:长陵乡初级中学学生“孝亲敬老”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结合日常生活,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孝敬长辈的感情,进而扩大到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进一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活动目标1.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拥有感恩的心,对有恩于

7、己的人心存感激。2.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增强报答有恩自己的人的意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三、活动时间:2012年9月17日—10月15日四、活动范围:长陵中学全体师生。五、活动步骤:第一阶段:开悟知恩(9月17日---9月29日)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为父母长辈的关心而感动,对父母长辈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恩之心。(一)、9月24日早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进行“孝亲敬老”(感恩父母长辈)专题教育,教育师生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二)、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长辈恩”活动。①了解母亲怀孕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